第一座、第二座

飨礼第一筵谓之第一座,第二筵谓之第二座。《敕修清规·嗣法师忌》云:“如有三五人,西堂则分作两座:第一座,西堂吃汤,住持行礼;第二座,两序吃汤,侍者行礼。”..

法盖

忠曰:“法盖者,葫芦顶,绣罗三檐大伞。新住持入院,行者执而覆之。”《水浒传》云:“梁中书出阶前,坐定交椅,左右祗候两行,唤打伞的,撑开那把银葫芦顶,茶褐罗三檐凉伞来。盖定在梁中书背..

法兄

忠曰:“受业于师,先于己者,唤之为法兄。此文字又在佛经。”《大集经》云:“宝女语无畏言:‘法兄!如来出世不可思议。’止此”已下文累称法兄,盖同是释迦世尊之弟子,故称也。..

方外疏

在家士大夫为新住持制疏也。《居顶圆庵集》有方外交疏,其柄语云:“窃闻今浙东天童木庵禅师靖退已久,一旦虚席,其徒失依,遂劝师以轻车熟路,复镇其虚。人谓师之此举,足以崇重天童,而师固无..

法衣

《敕修清规·受法衣》云:“专使送法衣至云云。词云:‘某人和尚法衣表信,专此奉上。’”忠曰:“禅林所谓法衣者,金襕衣,而以表传法之信也。但说法时披此衣,故言法衣也。须是大衣,自九条至..

方丈

《敕修清规·圣节》云:“维那上方丈,请住持佥疏。”《传灯录·禅门规式》云:“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祖庭事苑》云:“今以禅林正寝为方丈,盖取则毗耶离..

法语

《东明日禅师录·示嗣芳侍者语》云:“法语之作,为进道勉励之助,先辈是皆不得已而出一言半句,示一机一境,如穿杨之箭,不发而已,发则必中。近习师法不严,以法语为称己长,发越胸中不平,何..

方丈版

《敕修清规·圣节》云:“堂司行者报方丈,客头先覆住持,次覆侍者,鸣方丈板三下,鸣鼓。”又〈念诵〉云:“先鸣方丈板、照堂板,次巡廊鸣板。”又〈法器章〉云:“方丈、库司、首座寮及诸寮各..

法座

忠曰:“演法之座,即须弥座也。”《敕修清规·圣节》云:“侍者往法座左侧立,候众集。”

方丈和尚

忠曰:“住持人也。”《敕修清规·小参》云:“客头行者喝请云:‘方丈和尚请西堂、两班、单寮、耆旧、蒙堂、侍者、禅客,即今就寝堂献汤。’”又单言方丈。《敕修清规·训童行》云:“喝食行者..

《观心论灌顶法师疏》云:“圆坛者,即实相不动地也。缯幡,即翻法界上迷生动出之解。幡坛不相离,即动出不动出不相离也。”《摩诃止观辅行记》云:“五色幡者,总举五色,绣画间色,亦应无在,..

方丈客头行者

请客侍者所使令者。《敕修清规·专使特为新命煎点》云:“两序单寮,系方丈客头同专使行者一一诣寮稟请。”又〈方丈特为新旧两序汤〉云:“请客侍者令客头行者备盘袱炉烛诣新旧前堂首座处。”..

饭巾

雪峰在德山作饭头,晒饭巾。详〈杂行类·托钵〉处。忠曰:“盖掩饭桶上布巾也。”

方丈行者

旧说曰:“行者有两部,谓方丈行者、库司行者也。”《敕修清规·上堂》云:“方丈行者覆住持,次覆侍者鸣鼓。”又〈尊宿迁化·祭次〉:“六局行者上有方丈行者。”又〈侍者进退〉云:“与旧人交..

饭头

《幻住清规·饭头》云:“粥饭乃一众命脉所系,不可不留心于其间。故丛林自典座而下,至应接,无虑数十人,皆职司五味,供给二时之至公之道也。今庵居但设一饭头,总柄其事。凡任此责者,须拳拳..

放参

旧说曰:“住持有事,或修临时祈祷,则放免晚参,此谓放参。即鸣钟三下,此谓放参钟。”又见〈坐参〉及〈垂说类·晚参〉处。《禅苑清规·首座坐堂》云:“大众入堂,依单位相向而坐,堂司行者先..

饭桌

《敕修清规·方丈管待新旧两序》云:“烧香侍者与请客侍者巡揖坐毕,烧香进卓。侍者一班列住持前,问讯入位。行汤下食毕,至行饭时,烧香侍者离位烧香,下?。饭毕,退卓,鸣鼓,讲茶礼。”忠曰..

放参饭

《竹窗二笔》云:“越地,安禅夜作斋,其名曰放参饭,竞为侈靡,胜于午斋,相沿成习久矣。昔有尊宿,闻邻房僧午后作食,不觉泣下,悲佛法之凌夷也。故僧禁过午食,况夜食耶?律言:‘人间碗钵作..

梵释四王

忠曰:“东福土地堂安梵天帝释,又凡道场疏、陈白等劝请回向梵释四王,实有因由。往昔释尊远攀古佛之例,以灭后正法亲付此三众,其成道时,必四王授钵,梵释同请转法轮,无非歆付嘱,不然,欲、..

放参鼓

《首山念禅师广教录》云:“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放参三下鼓,吃粥五更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