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水囊

增辉记云。观其状虽轻小。察其功用○为护生命。即慈悲之意。其在此也。中华僧鲜有受持。今準律摽。示备于有问尔○根本百一羯磨云。水罗有五种。一方罗(用绢三尺或二尺随时大小作绢须细密不透虫..

六德

梵音婆伽婆。或云薄伽梵。此含六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亲光菩萨造佛地论释云。谓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焰猛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

梵云毗尼。此翻名律。律法也。从教为名。谓断。割。轻重。闻。遮。持。犯。故○清净毗尼经云调伏烦恼为烦恼故名毗尼。新梵语云。毗奈耶唐言调伏。谓显律仪调伏六根三毒故○萨娑多论云毗尼有四义..

三国论师

齐僧粲号也(三国谓齐。陈。周)。

三涂

西域记云。俗书春秋有三涂危险之处。借此名也。涂犹道。非谓涂炭之义。若依梵语。云阿波那伽低此云恶道。道是因义。由履而行。

入众五法

五分律云佛言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

三戒

一在家戒(即八戒)。二出家戒(即别解脱戒)。三道俗共戒(五戒五聚戒)。

三学

僧祇律云。学有三种。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定学。三增上慧学(又学经律论为三学)。

撒被

高僧惠韶。学于绰公。独贫于众。撒被写论。忍寒听讲。大晓文义。

三界

界者何义。瑜伽论云。种性义。因义。住持义。婆沙论云。分假义。声论云。趣义(俱舍论云)。种族义。因果不同。故有三焉。

三衣

盖法衣有三也。一僧伽梨(即大衣也)。二郁多罗僧(即七条也)三安陀会(即五条也。此是三衣也。若呼七条。偏衫。裙。为三衣者。误之也)。慧上菩萨经云。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集..

三拜

白虎通云。人之所以相拜者。何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者也。拜之言服也。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三有

婆沙论云。一欲有。二色有。三无色有。有者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生相续是有又云生灭故名有。堕苦集谛中是有。

三宝

谓佛法僧也。宝性论云。依彼六种相似对故。佛法僧说名为宝。一世间难得相似。以无善根诸众生等百千万劫不能得故。二无垢相似。以离一切有漏法故。三威德相似。以具足六通。不可思议。威德自在故..

三绝

高僧法安。身长八尺有三绝。一风仪挺特。二解义穷深。三精进洁己。

扫地

佛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乐福众生。于胜福田植净业故。佛即自执彗欲扫。时大声闻见。皆执彗共扫。佛言凡扫。地有五胜利。一自心清净。二令他心清净。三诸天欢喜。四植端正业。五命终当生天上..

三宝物

佛物有四种。一佛受用物。谓殿堂衣服床帐等。不得互用。若曾佛用者。只得着塔内供养。不得移易使用○五百问经云。佛堂柱木坏。有施主修换讫。其故者施僧。僧不得用之。二施属佛物。五百问云。佛..

三摩提

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谓是心从无始已来。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如蛇入竹筒内。

色界

婆沙论云。有色可了施设故名色界。有一十八天。谓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有九天。福生。福爱。广果。无想。无烦..

三藏

经。律。论。谓之三藏。又佛藏菩萨藏。声闻藏。名三藏。藏者。摄也。谓。摄人摄法故○庄严论云。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故○仁王经偈云。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摄○阿毗达磨集论。云。何故如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