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

梵语佛陀或云浮屠。或云部多。或云母驮或没陀。皆是五天竺语楚夏也。并译为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今略称佛也○般若灯论云何名佛于一切法。不颠倒。真实觉了。故名佛。又云。于无体法中。觉..

结界

僧祇律。不羯磨(地不)得作僧事。作者得越法罪○四分删补羯磨云。界有三。谓摄僧界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故。二摄衣界。摄衣属人。令无离衣罪。三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宗意如此。又云。大界有..

讲说三益

十地论云。说法利他有三时益。一闻时。二修行时。三转生时。

解虎锡

始因齐高僧稠禅师在怀州王屋山习禅。闻有虎斗稠往以锡杖中解之。虎遂各去。因是名焉。

讲堂制

佛本行经云。时比丘集一堂内。有二比丘说法。是故相妨。即造二堂。以比近故迭相诱引往来交杂乱众佛制。今后不得共一堂。及二堂相近。亦不得彼堂来此堂。此堂诣彼堂不得憎恶法门(若今三学迭相是..

解夏草

今浙右僧解夏日。以彩束苑以遗檀越。谓之解夏草。今详此草。已为五分法身座故。名为吉祥草也○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苾刍。应行此苑与僧伽为座。诸苾刍并于草上坐(言随意。即自恣也。言僧伽。..

讲堂置佛像

大法炬陀罗尼经云。法师说法时。有罗剎女名爱欲。常来惑法师。令心散乱。是故说法处。常须置如来像。香华供养。勿令断绝。彼罗剎女。见已即自迷乱。不能为障。..

智度论云。梵语尸罗。秦言性善○古师云尸罗。此云戒以止过防非为义○增辉记云。戒者警也。警策三业。远离缘非也○优婆塞戒经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菩萨资粮论云。尸罗者。清凉义。离..

降龙钵

远取佛降迦叶火龙于钵中。名之。近取晋高僧涉公以符坚建元十一年长安大旱。坚请涉咒龙。俄尔龙在涉钵中雨遂告足。至十六年涉迁化。十七年自正月止六月不雨。多求不应。坚谓中书朱肜曰。涉公若在..

戒刀

僧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许蓄月头刀子。为割衣故。今比丘蓄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他也。..

绛帐

绛赤色也。范晔后汉书云。马融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常坐高堂施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或称马帐○又晋书宣文君宋氏。即韦逞母也。立讲堂。隔绛纱幔授学徒(今释子称绛帐等。有所不宜。智者..

戒果

优婆塞戒经云。戒果有二。一天乐。二菩提乐。智者应求菩提。不求天乐○正法念处经云。若持戒心。念天乐者。斯人污净戒如杂毒水。以天乐无常寿尽必退当受大苦。是故当求涅槃。..

梵音阿含。此云教○唯识论云。阿含者。谓诸如来所说之教○长阿含经序云。阿含者秦言法归。所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薨也。又云阿笈摩(新梵语也)○一切经。皆以声名句文四法为体。克实用佛无漏..

戒体

又名苾刍性。梵语三跋罗。俱舍明了等论皆译为护。即是无表思(思即是第六识相应善思也。又名无表色。有止恶防非功能。故云护)○金刚钞云。出戒体有三。初克性出体。即无表思一法也。通种子现行..

教诃弟子

菩萨善戒经云为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当堕地狱○毗奈耶云。弟子有五事。方可教诃。一不信。二懈怠。三恶口。四情无羞耻。五近恶知识。佛言但五法有一。皆须教诃。比丘问佛。如何教诃。有五法..

谓三界。趣。谓六趣○祐法师序云。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捡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为苦本。故涅槃喻之大河。法华方之火..

接新到衣钵

十诵律云。有客比丘来应问讯与担衣钵入寺。

法苑云。今有浅学之人。自谓智出于众。起大憍慢。放诞形容。陵灭一切。笼罩天地。箕踞于师长之前。叱咤于尊者之侧。道本和合。恭顺为僧。既心貌乖返。岂成宝也。慎之哉。..

金地

或云。金田。即舍卫国。给孤长者侧布黄金。买祇陀太子园建精舍请佛居之。

九地

一五趣杂居地(摄欲界三恶。道四洲六天)二离生喜乐地(摄初禅三天)三定生喜乐地(摄二禅。三天)四离生妙乐地(摄三禅。三天)五舍念清净地(摄四禅九天)六空处地。七识处地。八无所有处地。..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