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击鼓

五分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打犍稚。若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楞严经云。食办击鼓。众集撞钟。若说法时击者。僧祇云。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

数珠

牟梨曼陀罗咒经云。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此乃是引接下根牵课。修业之具也○木槵子经云。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冠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

四谛

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毗婆沙论云。逼迫流转。是苦相。生长能转业。是集相。寂静止息。是灭相。出离还灭。是道相。○又云。一切如来宣说。开示四谛法。拔济有情。出离生死故。欲显要由自..

寺院三门

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

睡眠

卧之垂熟也。此是心所法中四不定一也。令人不自在。昧略为性。障染为业○发觉净心经。有二十种睡眠过患。一懒堕。二身体沉重。三皮肤不净。四皮内粗涩。五诸大秽浊威德薄少。六饮食不消。七体生..

四海论主

隋高僧敬脱称也。

送葬

毗尼母云。阖寺并送葬记云。令观无常生厌故(今禅居僧亡者。不以尊少主客并打鼓普请送葬盖準此律)○毗奈耶云。送葬苾刍。可令能者诵无常经。并伽他为其咒愿(此文似山所十念也)○净饭王涅槃经..

毗奈耶律云。说者。彰表开导之义也。今称讲者。说文云。讲和解论议。广雅云。读也。顾野王云。解说谈议也。训诰也。

四欢喜法

一.俭素欢喜。能引少欲乐。二.积集梵行欢喜。能引远离乐。三.元悔欢喜。能引三摩地乐。四.乐断乐修欢喜。能引三菩提乐。

娑婆世界

正云索诃。又自誓三昧经云。沙诃。汉言忍或云堪忍谓此土刚强难忍故即事立名也。

说法

毗婆沙论云。食竟上座说法。有四事益。一为消信施。二为报恩。三为说法令欢喜。清净善根成就。四在家人应行财施出家人应行法施(智度论云。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说是法施。又云。常以好语有所..

四绝

高僧洪偃。博学内外。凡所著述。皆封入秘阁。时号四绝。一貌。二义。三诗。四书。

瑜伽论云。于诸境界。深起耽著名贪。诸烦恼中。贪为最胜○阿毗达磨论云。贪者。三界爱为体。生众苦为业(业用也)○法蕴足论云。佛言。汝等若能永断一法保汝定得不还果。一法者贪也○六度集经云..

谈谐上首

支遁。字道林。晋哀帝请住东安寺。郄超。孙绰。等一代名士。皆为尘外之交。日造其室。皆推遁谈谐为上首。

行香

南山钞云此仪自道安法师布置○贤愚经云。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增一经云。有施主设供者。手执香炉白言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然也○普达王经云。佛昔为大姓家子。为父供养三宝。父命子..

小鱼忘教

太鱼事经云。昔有一池。多有诸鱼。尔时大鱼诫诸小鱼。莫往他处。必为人捕。时诸小鱼忘其教诫。便往他处。几被网获。洎归本所。大鱼问曰。汝何所见。小鱼曰。唯有长线。大鱼曰。我之祖父皆死此线..

行者

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今详。若此方行者也。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行是所修二种行也。者即五蕴假者。是能修行之人也。凡十六岁..

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謚法云慈爱忘劳曰孝○杂记云。养德顺理。不逆于时曰孝○四天王经云。佛告诸弟子。慎汝心念。无受五欲。漱情去垢。无求为首。内以清净。外当尽孝○梵网经云。佛初坐道树。成..

修罗趣

又云阿须伦○海龙王经。此云无善神○大毗婆沙论云。阿素洛此云非天。又素洛。是端正义。阿是非义。谓身形不端正故○楞严经云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从卵而生鬼趣摄。若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

写瓶传器

经云。阿难领受佛法。如泻瓶水。传之别器。更无遗余。瓶器虽殊。水则无别。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