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显示决择

分别显示决择者,谓于如所说蕴等法中,随其所应作一行、顺前句、顺后句、二句三句四句、述可句、遮止句等,一行者即问论法,谓以一法与余法,一一互相问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与余法互相问,如是..

方广

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如名方广,亦名广破,亦名无比。为何义故名为方广?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为何义故名为广破?以能广破一切障故。为何义故名为无比?无有诸法..

非律仪非不律仪业

非律仪非不律仪业者,谓住非律仪非不律仪者所有善不善业,若布施爱语等业,若殴击等业,律仪不律仪所不摄故,名非律仪非不律仪。

分别支

分别支者,谓分别缘生为十二分,由十二支缘起差别故。何等十二?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及老死。

方广分

复次何缘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耶?由一切种智性广大甚深故,谓此所得一切种智性果最广大甚深故,因受果名,是故别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复次如方广分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此言依何密意说,谓无自..

非所断

云何非所断?几是非所断?为何义故观非所断耶?谓诸无漏法除决择分善,是非所断。无漏法者,谓出世圣道及后所得并无为法,十界四处诸蕴一分,是非所断。问何等色声是非所断?答无学身中善身语业..

分位摄

分位摄者,谓乐位蕴界处即自相摄,苦位不苦不乐位亦尔,分位等故,如色受等虽同蕴类,然苦乐等分位差别,乐位还摄乐位非苦等位,如是苦位不苦不乐位还自相摄,如蕴界处亦尔。..

方广一分

何因缘故唯方广一分名为菩萨波罗蜜多藏?由此分中广说一切波罗蜜多数故,相故、次第故、释词故、修故、差别故、摄故、所治故、功德故、更互决择故。..

非学非无学

云何非学非无学?几是非学非无学?为何义故观非学非无学耶?谓诸异生所有善不善无记法,及诸学者染污无记法,诸无学者无记法并无为法,是非学非无学义。诸异生者,谓除求解脱者,以彼于诸学处求..

分位同行相应

复有分位同行相应,谓与乐受诸相应法,与苦受不苦不乐受诸相应法。

方摄

方摄者,谓依东方诸蕴界处还自相摄余方,蕴界处亦尔。

非学非无学界

谓有漏五蕴。及虚空择灭非择灭。是名非学非无学界。

分限差别

何等分限差别?谓诸有学,及除最后剎那蕴界处,所余无学。

忿

忿者,依止现前不饶益相瞋之一分,心怒为体,执仗愤发所依为业,当知忿等是假建立,离瞋等外无别性故。

覆者,于所作罪他正举时,癡之一分隐藏为体,悔不安住所依为业,法尔覆藏所作罪者心必忧悔,由此不得安隐而住。

愤发

谓身擒害性。心擒害性。身战怒性。心战怒性。身愤发心愤发。已愤发。当愤发。总名愤发。

盖有五种,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问于何等位障诸善法?答于乐出家位觉正行位止举舍位,于乐出家时贪欲盖为障,..

风界

谓风界有二种。一内二外。云何内风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动性动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此身中。或上行风。或下行风。或傍行风。胁风背风。胸风肚风。心风脐风。嗢钵罗风。荜钵罗风。刀风剑风。..

云何根?几是根?为何义故观根耶?谓取境增上故,种族不断增上故,众同分住增上故,受用净不净业果增上故,世间离欲增上故,出世离欲增上故,是根义。取境增上者,谓眼等六由此增上力,于色等境..

讽颂

讽颂者,谓诸经中以句宣说,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