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还果者

谓现法中。于五顺下分结。已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不还果。

不与

谓他摄受有情无情。诸资生具。不舍不弃。不惠不施。

不忍

谓有一类。不能堪忍寒热饑渴风雨蚊虻蛇蝎恶触。及余苦事。复有一类。于他暴恶。能发自身猛利刚犷切心夺命辛楚苦受兇勃秽言。不能堪忍。即此及前。总名不忍。..

不与取者

如世尊说。有不与取者。或城邑中。成阿练若。不与物数。劫盗心取。不离劫盗。如是名为不与取者。何等名为有不与取者?谓于不与取。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不与取者。何等名为..

长时差别

何等长时差别?谓诸异生。

不圆满

不圆满者。谓诸有学或预流果摄,或一来果摄,或不还果摄等所有灭。

超一切识无边处

超一切识无边处者。谓彼尔时。于识无边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者。云何无所有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所有处定。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识无边处..

不正知

不正知者,烦恼相应慧为体,由此慧故起不正知身语心行,毁犯所依为业。不正知身语心行者,谓于往来等事不正观察,以不了知应作不应作故多所毁犯。..

超一切种空无边处

超一切种空无边处者。谓彼尔时。于空无边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者。云何识无边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识无边处定。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空无边..

不知言知

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无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闻。如是名为不知言知。

超一切种无所有处

超一切种无所有处者。谓彼尔时。于无所有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者。云何非想非非想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无..

不作意

谓于出家远离所生善法。不引发。不忆念。不思惟。不已思惟。不当思惟。心无警觉。总名不作意。

独觉乘补特伽罗

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住独觉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脱发弘正愿,修厌离贪解脱意乐,及修独证菩提,意乐即声闻藏为所缘境,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或先未起顺决择分,或先已起顺决择分,或先未得..

对治善

何等对治善?谓厌坏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伏对治、离系对治、烦恼障对治、所知障对治。

抵突

谓有一类。于授食时。索熟与生。索生与熟。索粗与细。索细与粗。与不平等。与不如法。于识不识。而与不与。于中数起相违语言。是名抵突。复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

对治无记

何等对治无记?谓如有一为治疾病得安乐故,以简择心好服医药。

独觉现观

独觉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不由他音而证得故,名独觉现观。

地界

谓地界有二种。一内。二外。云何内地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坚性坚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发毛爪齿。乃至粪秽。复有所余身内各别坚性坚类有执有受。是名内地界。云何外地界?谓此身外诸外所摄坚..

轭有四种,谓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障碍离系是轭义,违背清净故,此亦随其次第习三求者相应现行。

断云何?谓如此差别断,由此作意断从此而得断。如此差别断者,谓遍知故远离故得对治故。遍知者,谓彼因缘事遍智自体遍智过患遍智。彼因缘事遍智者,谓知烦恼随眠未永断故,如是等如前说。自体遍..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