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止作意修

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种,一依止胜解作意修,谓于一切波罗蜜多相应经教起增上胜解。二依止爱味作意修,谓于已得波罗蜜多见胜功德起深爱味。三依止随喜作意修,谓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

一切诸法无生无灭

又于彼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生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如无生无灭本来寂静亦尔,如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尔。..

以利求利

谓有一类。先从余家。求得衣钵。及余随一支身命缘。持往余家。而现之曰。彼某甲家。与我此物。然彼施主。于长时中。恒资给我衣钵等物。汝家若能如彼施者。便亦是我所依止处。因前方便。获后利者..

疑者,于谛犹豫为体,善品不生依止为业。于谛犹豫者,亦摄于实犹豫,如其所应灭道谛摄故。善品不生者,谓由不决不造修故。

界所依者,谓欲界等所摄身。趣所依者,谓五趣所摄身。洲渚所依者,谓赡部洲等。村田所依者,谓若依此村田而有即用此为所依。补特伽罗所依者,谓若依此补特伽罗而有即用此为所依。无病所依者,谓..

以如是相随念僧

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僧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于僧。

疑盖

云何疑盖?谓于佛法僧。及苦集灭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犹豫疑箭。不决定。不究竟。不审决。非已一趣。非当一趣。非现一趣。总说为疑。如是疑性。覆心蔽心。乃至里心盖心。故名为盖。盖即是疑..

依出离

云何依出离?几是依出离?为何义故观依出离耶?谓依耽嗜相违是依出离义,乃至无染有尔所量,出离亦尔,为舍执着离耽嗜我故,观察出离。..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能令永灭没。此复云何?谓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疑结

疑结者,谓于谛犹豫,疑结所系故,于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以疑惑故于三宝所不修正行,以于三宝所不修正行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应。..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有颂言。诸蕴起为苦生及出亦苦生已有老苦病苦与死苦烦恼生为苦生已住亦苦非聪敏悔..

何等义故?谓无作者义。有因义、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作用义、无常义、有剎那义、因果相续不断义、因果相似摄受义、因果差别义、因果决定义,是缘起义..

生因者,谓因等四缘。成因者,谓三量,一现量、二比量、三声量。转因者,谓顺缘起。还因者,谓逆缘起。

义决择

义决择者,谓依六义而起决择,何等六义?谓自性义、因义、果义、业义、相应义、转义。自性义者,谓遍计所执等三自性。因义者谓三因,一生因、二转因、三成因。生因者,谓因等四缘由此能生诸有为..

因缘

何等因缘?谓阿赖耶识及善习气,又自性故差别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碍故、摄受故,是因缘义。

义无碍解

义无碍解者,谓于诸相及意趣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相者,谓诸法自相共相。意趣者,谓别义等,若于此中通达无碍具足,名义无碍解。..

引导

言引导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引导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习修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现观能引能导能随能逐。故佛正法名为引导。

义现观

义现观者,谓即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于诸谛境谛察法忍,此忍居顺决择分位,所以者何?由即于如上所说法中如理作意,增上缘力于苦等谛境,已得最后顺决择分善根所摄上品谛察法忍,此谛察法忍..

引发功德

云何引发如是等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若菩萨等,引发四无量五神通,多分依止边际第四静虑,若声闻若菩萨若如来等引发所余功德。何因引发如是功德?谓依止静虑数数思惟,随所建立..

异生性

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