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善

何等寂静善?谓永断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癡、永断一切烦恼。若想受灭,若有余依涅槃界,若无余依涅槃界,若无所住涅槃界。

集谛

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由此集起生死苦故。烦恼增上所生业者,谓有漏业,若尔何故?世尊唯说爱为集谛,由最胜故,谓薄伽梵随胜而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俱行爱..

寂静无记

何等寂静无记?谓色无色界诸烦恼等,由奢摩他所藏伏故。

加行道

何等加行道?谓有资粮道皆是加行道,或有加行道非资粮道,谓已积集资粮道者,所有顺决择分善根,谓暖法顶法顺谛忍法世第一法。云何暖法?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明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

见结者

见结者,即三见,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结所系故,于邪出离妄计追求妄兴执着,于邪出离妄执着已,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

俱分解脱补特伽罗

俱分解脱补特伽罗者,谓已断诸漏及具证八解脱定,由烦恼障分及定障分俱得解脱故,预流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住顺决择分位,及住见道十五心剎那位,此中意说,始从一座顺决择分乃至,未得初果,皆名..

究竟现观

究竟现观者,如道谛中究竟道说,谓已息一切粗重已,得一切离系得,如是等。

苦谛

苦谛云何?谓有情生及生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如其次第若生若生处。俱说名苦谛。有情生者,谓诸有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人天趣中,人谓东毗提诃西瞿,陀尼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天谓四大王众天三..

俱有相应

何等俱有相应?谓一身中诸蕴界处,俱时流转同生住灭。

拘碍

拘碍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顾恋身财无所觉了乐处愦闹,得少善法便生厌足,由此不能修诸善法故名拘碍。依贪瞋癡顾身财等,拘碍有情不得自在修诸善故,又此顾恋身等,即依五种心拘..

苦谛共相

云何苦谛共相?谓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何等无常相?略有十二,谓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剎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

聚集相应

何等聚集相应?谓方分聚色展转集会。

句身

句身者,谓于诸法差别增言,假立句身。差别增言者,谓说诸行无常一切有情当死等义。文身者,谓于彼二所依诸字,假立文身。彼二所依诸字者谓,自性差别增言所依诸字如??壹邬等。又自性差别及此二..

苦法

复次苦法略有八种差别,谓有广大不寂静苦、有寂静苦、有寂静不寂静苦、有中不寂静苦、有微薄不寂静苦、有微薄寂静苦、有极微薄寂静苦、有非苦似苦住大寂静。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

眷属差别

眷属差别者,谓摄受一切所化众生为眷属故。

具分摄

具分摄者,谓所有法蕴界处所摄,能摄全分,如苦蕴摄五取蕴,欲界摄十八界,无想有情处摄十处除香味,由此道理于余经中诸蕴界处所摄,一切法能摄全分。..

苦法智

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断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令所依转从此无间,由如是智生证得转依,是名苦法智。..

决定受业

如契经言决定受业,云何名为决定受业?谓作业决定,受异熟决定分位决定。

具正念

彼观行者。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名具正念。

苦法智忍

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方便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慧,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今于此中所说义者,谓..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