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

三摩地

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令心不散故,智所依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

如来无有误失

如来无有误失者,谓阿罗汉比丘虽漏已尽,为乞食故出游城邑,或于一时与恶象恶马恶牛恶狗等共为游止,或于一时践蹑丛刺齐足越坑,或于一时入女人家,不依正理而作语言,或于林野舍弃正道而行邪径..

三摩地善巧菩萨相

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一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了知无量无分别相,四顺清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能摄受转上转胜,圆满成..

如理行

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名为如理。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诸有情。皆得清净。超诸愁叹。灭诸忧苦。..

三品顺决择分

此中三品顺决择分者,谓除世第一法,由此世第一法性唯一剎那必不相续,即此生时定入现观非前位故,从下中品顺解脱分,顺决择分有可退义,此唯退现行非退习气,已依涅槃先起善根者,不复新发起故..

如理作意

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

三身差别

三身差别者,谓证得圆满自性受用变化身故。

如是便集纯大苦蕴

谓于如是老死位中。积集一类大灾大横具大过患众苦蕴聚。复次无明苦蕴为缘。起行苦蕴。行苦蕴为缘。起识苦蕴。识苦蕴为缘。起名色苦蕴。名色苦蕴为缘。起六处苦蕴。六处苦蕴为缘。起触苦蕴。触苦..

三种业

如契经言,有三种业,谓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何等福业?谓欲界系善业。何等非福业?谓不善业。何等不动业?谓色无色界系善业。

入一切法

入一切法有八种,谓一切法欲为根本,作意所生触所集起,受所引摄定为上首,慧为最胜,解脱为坚固,出离为后边。

三自性

复次于遍计所执自性,相无性故,于依他起自性,生无性故,于圆成实自性,胜义无性故,更依异门显无性义故言。复次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定无..

软道

软道者,谓软软、软中、软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上上上中上下三品烦恼。

散乱

散乱者,谓贪瞋癡分心流散为体,此复六种,谓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自性散乱者,谓五识身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外散乱者,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谓..

萨迦耶见

萨迦耶见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我及我所,诸忍欲觉观见为体,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色者,四大种所造眼根所行义,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此复三种,谓妙不妙俱相违色,此青等二十五色建立。由六种因,谓相故安立故损益故作..

三根

三根者,谓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欲知根者,谓于方便道及于见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诸根,此中显示顺决择分所摄方便道,及见道十五剎那所有诸根,是未知欲知根体。言诸根者,谓意根信等..

色处

谓色为眼。已正当见。及彼同分。是名色处。又色为眼增上发眼识。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是名色处。又色于眼。已正当碍。及彼同分。是名色处。又色为眼。已正当行。及彼同分。是名色处。如是过去..

色界

问色界何相?答诸色眼曾现见,及眼界于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于此增上者,谓依色根增上力外境生故,如色界相声香味触法界相亦尔。..

善士

云何为善士?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