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摄

伴摄者,谓色蕴与余蕴互为伴故,即摄助伴。余蕴界处亦尔。如色蕴与余受等互为助伴能摄五蕴,如是受等一一助伴各摄五蕴,如蕴界处亦尔,互为伴故,一一皆摄一切界处。..

边执见

边执见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若常若断,诸忍欲觉观见为体,障处中行出离为业,处中行者,谓离断常缘起正智。

爱结

爱结者,谓三界贪爱,结所系故不厌三界由不厌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当知此中宣说诸结若相若用若位辩结差别。且如爱结,何等是结?谓三界贪是结自性。云何为结?谓有此者..

宝现观

宝现观者,谓于佛证净于法证净于僧证净,由佛圣弟子于三宝所已得决定证清净信,谓薄伽梵是真正等觉者,法毗奈耶是真善妙说,圣弟子众是真净行者。..

爱缘取

谓彼初生。说名为爱。爱增盛位。转名为取。此复如何。谓如有一。于诸欲境。系心观察。起欲贪缠。彼从此缠复起余缠。增上转增上。猛利转猛利。圆满转圆满。前所起缠。说名为爱。后所起缠。转名为..

变坏

变坏者,谓舍寿时当知此中依相续位建立生等,不依剎那。

暴流

暴流有四,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随流漂鼓是暴流义,随顺杂染故,初是习欲求者,第二是习有求者,后二是习邪梵行求者,能依所依相应道理故。见暴流是能依,无明暴流为所依,由有..

安者,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调畅为体,除遣一切障碍为业,除遣一切障碍者,谓由此势力依止转故。

变异相

何等变异相?谓诸行异生由不相似相续转故。

卑慢

谓于多胜谓己少劣。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总名卑慢。

安立

安立者,谓所缘境体非真实,唯安立故,由四种因知所缘境体非真实,谓相违识相故,无所缘境,识可得故不由功用,应无倒故随三智转故,由此道理能取体性亦非真实,三智者,谓自在智,观察智无。遍..

遍处

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此复十种,谓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无边空处、无边识处,皆悉遍满。问何故于遍处建立地等?..

云何为悲?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离苦。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悲悲性。若恻怆恻怆性。若酸楚酸楚性。总名为悲。复次与悲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

遍计所执相差别

何等遍计所执相差别?谓于蕴界处中,遍计所执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数取趣者、意生者、摩纳婆等。

病苦

云何病苦?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齿痛腭痛。喉痛心痛。风病嗽病。气病噫病。癞病痔病。痢病麻病。寒病热病。瘨病痫病。欧逆疮肿。癣疥?瘿。[病-丙+带]下漏泄。痃癖枯痟。及..

遍满所缘

遍满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由胜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界。无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由真实作意,所有奢摩他..

遍趣行智力

遍趣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遍趣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

病行差别

云何病行差别?此有七种,谓贪行、瞋行、癡行、慢行、寻思行、等分别薄尘行,补特伽罗差别故。

遍知等门

遍知等门者,谓若处显示依真实相宣说遍知相义,永断相义,作证相义,修习相义,即此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义,能依所依相属相义,遍知等障碍法相义,遍知等随顺法相义,于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失功德..

波罗蜜多数相次第

云何宣说波罗蜜多数相次第,乃至更互决择?数有二种,一计算数,二决定数。计算数者,谓六波罗蜜多。决定数者,谓波罗蜜多数唯有六不增不减。何以故?一切菩萨道略有二种,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