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离欲

何等对治离欲?谓由世间出世间道断诸烦恼。

二十八不正见

何因缘故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虽生胜解而不出离?由深安住自见取故,常坚执着如言义故,依此密意薄伽梵于大法镜经中说如是言。若诸菩萨随言取义,不如正理思择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见。何等..

法决择

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莂、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

二十二种根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二十二。摄一切根。..

法念住

云何于此内法?住循法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法者。谓自想蕴行蕴。若在现相续中。已得不失。于此内法。循法观者。谓有苾刍。于内五盖法。观察思惟内法诸相。于有内贪欲盖。如实知我..

二十九种差别

差别者有二十九种,一非有所缘,谓颠倒心心法及缘,过去未来梦影幻等所缘境界。二有所缘,谓余所缘境界。三无所缘所缘,谓色心不相应行无为。四有所缘所缘,谓心心法。五正性所缘,谓善法。六邪..

法随法行

谓彼旋环如理作意。审正观察深妙义已。便生出离远离所生五胜善法。谓信精进。及念定慧。彼于自内所生出离远离所生五胜善法。修习坚住。无间修习。增上加行。如是名为法随法行。精进修行。法随法..

二十句萨迦耶见

问于五取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谓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如是计受想行识是我我有识等识等属我我在识等中,于此诸见几是我见几我所见?答五是我见,十五是我所见,谓计色是我,计受..

法无碍解

法无碍解者,谓依止静虑于一切法名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名差别者,谓依无明等于无智无见不现观等差别名中,无碍具足若定若慧乃至广说,名法无碍解。..

发起善

何等发起善?谓彼所发身业语业。

法现观

法现观者,谓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清信胜解随信而行,所以者何?由于诸谛增上契经等法中从闻他音增上缘力,已得最后顺解脱分善根所摄上品清信胜解由得如是清信胜解故,说名以法现观现观诸谛。..

发起无记

何等发起无记?谓彼所摄受诸心心所法。所发身业语业。

法性相差别

何等法性相差别?谓即于蕴界处中我等无性无我。

发生愁叹苦忧扰恼

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故。或因亲族灭亡都尽。或因财位一切丧失。便发自身猛利刚犷切心夺命辛楚苦受。彼于尔时。心热等热。内热遍热。便发于愁。已愁当愁。心中愁箭。说名愁。复有一..

法蕴足论

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无上等觉入室之神足。摩诃目乾连之所制矣。镜六通之妙慧。晢三达之智明。桴金鼓于大千。声玉螺于百亿。摘藏海之奇玩。鸠教山之胜珍。欲使天镜常悬。法幢永..

法处

谓法为意。已正当知。是名法处。又法为意增上发意识已正当了别。是名法处。又法于意。已正当碍。是名法处。又法为意。已正当行。是名法处。如是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法。名为法处。亦名所知。乃至..

法证净

法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

法处所摄色

法处所摄色者,略有五种,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极略色者,谓极微色。极迥色者,谓即此离余碍触色。受所引色者,谓无表色。遍计所起色者,谓影像色。自在所生色..

烦恼

烦恼者,谓由数故、相故、缘起故、境界故、相应故、差别故、邪行故、界故、众故、断故,观诸烦恼。

法尔相

何等法尔相?谓当来无常由因随逐定当受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