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之宗派。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德所庄严之处所。又称莲宗,盖东晋慧远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

净土往生传

(一)凡三卷。北宋沙门戒珠(985~1077)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又称往生净土传、戒珠传。由梁、唐、宋各高僧传中选集净土往生者之事迹而成,自西晋僧显至北宋悟恩,凡收七十五人。据卷首自..

净土教版

日本镰仓时代以后,以京都为中心,在各地开版与净土教有关之经典祖释等,由藤堂祐范命名为净土教版。现存遗品中,建仁四年(1204)之无量寿经最古,元亨元年(1321)之黑谷上人和语灯录,为夹杂..

净土教美术

随着净土思想之发展,造形美术如绘画、雕刻等亦盛行。有关阿弥陀造像之文献,最早出现于四世纪,至六世纪初,河南龙门之无量寿佛已闻名于世。至七世纪,在善导之倡导下,净土教一时蓬勃,以阿弥..

净土瑞应传

全一卷。全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唐代文谂、少康(?~805)共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集录东晋慧远至唐代中期四十八名愿生西方者之传记。本书之记述虽极简单,然为研究我国净土教不可..

净土生无生论

全一卷。明代传灯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为撰者采用诸经论之要旨,阐明净土之生、无生。总分十门:一真法界门、身土缘起门、心土相即门、生佛不二门、法界为念门、境观相吞门、三观法尔..

净土群疑论

凡七卷。唐代千福寺怀感着。又作释净土群疑论、群疑论、决疑论。计一一六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系针对陈隋以来摄论、三阶教、唯识学等对净土往生有所存疑而作之决疑书,为当时净土宗之..

净土圣贤录

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

净土论

(一)全一卷。世亲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往生净土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为净土教“三经一论”中之一论。系依无量寿经而作愿生偈,赞叹净土庄严,阐说五..

净土变相

又作净土变、净土图。俗称净土曼荼罗。指描绘净土佛菩萨、圣众及种种庄严施设等,以呈现净土景象之图像或雕刻。与“地狱变相”相对。变有二义,即:(一)动之义,图画不动而画极乐种种动相,故称..

净土述闻钞

全一卷。日本寂慧良晓撰。单称述闻钞。记述其师良忠所传之净土宗要十义,并驳斥名越流“净土十六个条疑问答”之问难。[净土正依经论书籍目录、莲门类聚经籍录卷下] p4689 ..

净土门

全称往生净土门。为往生净土、离生死之法门。净土家之判教,将佛道大别为圣道、净土二门。圣道门乃依自力之修行以期成佛;净土门则依阿弥陀佛愿力念佛,以期往生。唐代道绰之安乐集卷上载,今乃..

净土双六

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之一种娱乐方式。以净土思想为画面之内容,图面绘有南阎浮洲(人类住处)、天上、菩萨之行位乃至佛之妙觉境界;亦绘有饿鬼、畜生、地狱等之画面。另备一骰子,每面依序刻载“..

净地

(一)为比丘可居住而不犯戒之清净地。(二)于密教,特指清净依报国土所修之观法。以地若不净,修法难以灵验,故须净地。修法时,常于(raj,囕)字观之后结诵此观法之印明。囕字观总净依、正二报..

净地迷人

禅林用语。指虽到达出离生死烦恼之境界,然若住着其中,反为所迷。从容录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二五六中):“万里无寸草,净地迷人;八方无片云,晴空赚汝。虽是以楔去楔,不妨拈空挂空,脑后一..

净宝

(1609~1675)明代曹洞宗僧。建昌(江西)新城人,俗姓欧阳。世称天愚净宝禅师。年十二出家,闻板声有所省悟,参谒弁山之久默大音,大音示寂后,复拜谒宝寿山之石雨明方,得印可。清顺治十三年..

净居寺

位于河南光山县城西南净居山。又称梵天寺。据北宋苏东坡考证,天台鼻祖慧思曾与智顗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705~706),道岸禅师始建净居寺。北宋乾兴元年(1022)改名梵天寺,真宗御笔“敕赐梵..

净屋

指比丘所居而无罪之房屋。能令家屋成为净屋之施主,则称净主。据善见律卷十七载,筑造净屋,初竖柱时,先作坑,以柱近坑,比丘围绕捧柱而三说“为众僧作净屋”,说竟柱亦竖,如此作,直至第四柱..

净度三昧经

全一卷。属疑伪经,现本残阙。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内容说阎罗王考校人之功罪,以增减其寿命之种种事迹。首题佛说净度三昧经卷第一,尾题净度经卷第一。据载,地狱天子为阎罗王,有小王八王。..

净影寺

位于陕西西安。隋文帝所创建。隋朝统一天下后,特崇佛教。时以慧远(523~592)为中心,率学僧二百余人,于长安大兴善寺弘扬佛教。因大兴善寺狭小不敷使用,遂另建净影寺(587)。慧远曾于此讲..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