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次受食戒缘起

亦名:以次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六群不次取食。居士讥言,不厌足,譬如猪狗牛驴骆驼乌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含注戒本卷下·八·一)..

不次受食戒释名

亦名:以次食戒释名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以次食者,非谓钵中处处取食食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三)

不次受食戒开缘

亦名:以次食戒开缘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或患饭热挑取冷处,若日时欲过,若命梵二难疾食也。”(含注戒本卷下·八·三)..

不净钵食

亦名:处处受不净钵食、受不净钵食子题:不净食、不净钵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处处受不净钵食者,谓起诸邪命,不净残宿;秽染不洗器也。皆不信镕铜灌咽之苦故,其相多也。”济缘记释云:“不净..

不净观

子题:种子不净、依处不净、当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生处不净、生熟二藏、生藏、熟藏、自性不净、三十六物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不净观者,如来立药,对治心病,多贪不净;瞋以慈心;..

不犯五开大分三位

亦名:不犯五相子题:难开、梵行难、命难、别开、通开、最初未制戒、命难上二篇中唯开淫戒、怨有二种、强怨、软怨、软怨、无心无境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不犯者。(一,总解五相)先总解不犯..

不犯者默然

亦名:无犯者默然子题:默然含注戒本·戒经序:“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含注戒本卷上·三·一一)戒本疏·释戒经序:“不犯默然者,不自伐德,默应答也。”(戒疏记卷三·二三..

不用意受食戒缘起

亦名:用意受食戒缘起、正意受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请僧设供。六群不用意受食,捐弃羹饭。居士讥言沙门无厌,贪心多受,如谷贵时。比丘举过,佛因诃制。”(含注戒本卷..

不用意受食戒释名

亦名:用意受食戒释名、正意受食戒释名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用意受食者,非弃羹饭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一二)

不用意受食戒开缘

亦名:用意受食戒开缘、正意受食戒开缘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钵小故,食时弃饭;或还堕案上者。”(含注戒本卷下·七·六)..

不痴毗尼缘起

子题:三种狂痴、狂痴三品、白四与不痴羯磨、不痴羯磨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三,不痴毗尼)佛在王舍城,时难提比丘,得癫狂病,行来出入,不顺威仪,多犯众罪。比丘诘问,便言痴时造罪..

不痴毗尼释名

子题:与痴狂法、痴狂法、颠狂羯磨戒本疏·七灭诤法:“明不痴者,以痴造罪,非心所怀,于教不制。痴解不作,未可征治,不无前犯;故作白四,证痴不犯。与痴狂法,则行白二。由诤是非,稍难除殄..

不痴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不痴者,过犯相齐,清浊须别。初造非心,业亦不集。然须僧证,黠来不作也。”济缘记释云:“不痴,即难提缘。”(业疏记卷三·二九·六)..

不知教者毁伤戒律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今时不知教者,多自毁伤,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于我大乘,弃同粪土。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此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子也。”资持记释云:“自毁者,身..

不等受食戒缘起

亦名:羹饭等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自下饭已,入内取羹还,食饭已尽;时与羹已,复还取饭,饭还羹尽。讥似饿人。比丘举过,因诃制戒。”(含注戒本卷下..

不等受食戒释名

亦名:羹饭等食戒释名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羹饭等食者,非饭至羹尽,羹至饭尽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一九)

不等受食戒开缘

亦名:羹饭等食戒开缘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若正须羹不须饭,须饭亦尔;或日时欲过;或命梵二难疾食者。”(含注戒本卷下·七·一五)..

不系二、食戒缘起

亦名:系二、想食戒缘起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受已,左右顾视不觉,比座取钵藏之。比丘白佛,因诃制戒。”(含注戒本卷下·九·二)..

不系钵食戒释名

亦名:系钵想食戒释名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系钵想食者,谓非左右顾视。”(事钞记卷二五·四○·一六)

不系钵食戒开缘

亦名:系钵想食戒开缘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病,比座眼闇,如前方便;或看日时;或命梵二难欲逃避,左右看视者。”(含注戒本卷下·九·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