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诤根本处

【六种诤根本处】 p0306瑜伽十四卷十九页云:又有六种诤根本处。一、展转相违,作不如意。二、覆藏诸恶。三、于等类中,剩受利养,执为己有。四、于衣服等,更相欺诳。五、违越学处。六、于法于..

六种非所爱法

【六种非所爱法】 p0306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复次非所爱法、略有六种。一、怨敌。二、疾病。三、不可爱境。四、生等诸苦。五、苦辛良药。六、非串习善。前四、应远离;后二、应修习。..

六种可爱乐法

【六种可爱乐法】 p0306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当知此中,由依身等,于同梵行,现行非爱。又于僧祇共有财物,不平受用。又有戒见不同分法,由依此故;难可共住。性不柔和,心常展转互相轻构。如..

六种方便善巧

【六种方便善巧】 p0307瑜伽四十五卷七页云: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谓诸菩萨、为欲成办如是四种有情义..

六种记别所解

【六种记别所解】 p0307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复次当知具解诸阿罗汉,略有六种记别所解。一、有异门记别。二、无异门记别。三、智记别。四、断记别。五、总记别。六、别记别。有异门记别者:谓如..

六种无异理趣

【六种无异理趣】 p0307显扬二十卷四页云:无异理趣者:有六种。一、有非有无异。谓色与色空性。如是一切处应知。二、更互无异。谓诸蕴更互相望。如是一切处应知。三、世无异。谓于前际、观中后..

六种顺出离界

【六种顺出离界】 p0307瑜伽十一卷十三页云:复有六种顺出离界。如经广说:谓我已修慈,乃至我已离诸我慢;然我犹为疑惑毒箭,闷乱其心。是故慈等、于恚害等,非正对治。当知为舍如是邪执;建立..

六种顺决择分

【六种顺决择分】 p0307杂集论十三卷五页云:复有六种顺决择分。谓随顺顺决择分,胜进顺决择分,通达顺决择分,余转顺决择分,一生顺决择分,一座顺决择分。若最初所起缘谛境行下品善根,是名随..

六识三受容俱

【六识三受容俱】 p0307成唯识论五卷十七页云:有义、六识三受容俱。顺违中境,容俱受故。意不定与五受同故。于偏注境,起一受故。无偏注者,便起舍故。由斯六识,三受容俱。得自在位,唯乐喜舍..

六识通三性摄

【六识通三性摄】 p0307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故名俱非。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

六识三性容俱

【六识三性容俱】 p0307成唯识论五卷十二页云:有义、六识三性容俱。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五识与意,虽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故。前所设难,于此唐捐。故瑜伽说:若遇声缘..

六识现起分位

【六识现起分位】 p0308成唯识论七卷六页云: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意识常现起。除上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六处有二种业

【六处有二种业】 p0308杂集论四卷十页云:六处有二种业。一、摄诸有情自体圆满。二、与触作缘。摄诸有情体圆满者:由彼生已,余根无缺故。..

六位蒙佛授记

【六位蒙佛授记】 p0308显扬八卷八页云:论曰:诸菩萨受记者:谓诸菩萨、于六种位,蒙诸如来,授无上正等菩提记。一、于种姓位,未发菩提心。二、已发菩提心。三、现在前。四、不现在前。五、有..

六相蒙佛授记

【六相蒙佛授记】 p0308瑜伽四十六卷十一页云:谓诸菩萨、略有六相,蒙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授与记别。何等为六?一者、安住种姓未发心位。二者、已发心位。三者、现在前位。四者、不现前..

六因恭敬听法

【六因恭敬听法】 p0308瑜伽八十二卷一页云:六因者:一、为欲敬报大师恩德。谓佛世尊,为我等故,行于无量难行苦行,求得此法。云何今者而不听闻?二、观自义利。谓佛正法,有现义利。三、究竟..

六根取境差别

【六根取境差别】 p0308大毗婆沙论十三卷七页云:问:眼等六根、几能取至境?几能取不至境耶?答:至、有二种。一、为境至。二、无间至。若依为境至说;则六根皆取至境。若依无间至说;则三取至..

六十二种有情

【六十二种有情】 p0308瑜伽二卷十八页云:云何六十二种有情之类?一、那洛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剎帝利。七、婆罗门。八、吠舍。九、戍陀罗。十、女。十一、男。十二、非..

六波罗蜜多次第

【六波罗蜜多次第】 p0309瑜伽七十八卷八页云: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悋;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

六种死有二种相

【六种死有二种相】 p0309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页云:又此六种死,当知有二种相。谓诸行流转过患相,及诸行还灭胜利相。若于过去及于现在,不调不伏,同分而死;复于未来取生等苦,及为贪等烦恼缚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