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相

【无明相】 p1046瑜伽六十卷十六页云:问:何等为无明相?答:贪瞋慢相,是无明相。计我我所相,无惭无愧相,多放逸相,性羸钝相,饶睡眠相,心愁戚相,种种恶业现行等相,是无明相。..

无明轭

【无明轭】 p1046集异门论八卷四页云:云何无明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六触处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彼 于六触处所有执着无明无智随眠随增,是名无明轭。..

无色系

【无色系】 p1047显扬五卷十七页云:问:何义,几种,是无色系?答:已得无色对治;若住彼定,若生于彼;未得上地对治;或得已出;三时现行义故。一切少分,是无色系。已离色界所余烦恼,及如前..

眼及眼界四句分别

【眼及眼界四句分别】 p1001集论一卷十三页云:如说眼及眼界,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或有眼界,非眼。谓处卵[谷-禾+卵]羯逻蓝时,頞部昙时,闭..

眼耳鼻三各生二处因缘

【眼耳鼻三各生二处因缘】 p1001俱舍论一卷十四页云:若尔;何缘生依二处?颂曰:然为令端严,眼等各生二。论曰:为所依身、相端严故;界体虽一;而两处生。若眼耳根、处唯生一;鼻无二穴,身不..

净信

【净信】 p1002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闻彼功德及与威力殊胜慧已;即于彼法处所,而起随顺理门。故名净信。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如是等事是净信相。..

净修三学道

【净修三学道】 p1003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净修三学道者:谓四法迹。由此净修增上戒等三学故。无贪、无恚、能净修治增上戒学。终不于贪欲瞋恚门、毁犯所学处故。正念,能净修治增上心学。由不忘..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 p1004杂集论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于内净不净诸色、已得展转相待想、展转相入想、展转一味想故;于彼已得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乃至为解脱净..

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

【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 p1010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应知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颂曰:非我为智因,亦非自取境。我非自现观。执爱自我故。无常有境界,待缘智生起,断粗重等三,故依心现..

常觉不得成立

【常觉不得成立】 p1012显扬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复次执有常觉,不应道理。何以故?颂曰:无常为彼依;次第差别转;诸受等异故;当知觉无常。论曰:眼识等觉,依止无常眼等起故,于色等义,次第转..

教授

【教授】 p1013如八种敎授中说。二解 瑜伽十三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教授?谓五种教授。一、教教授,二、证教授,三、次第教授,四、无倒教授,五、神变教授。三解 瑜伽二十七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教..

教勑

【教勑】 p1013瑜伽六十八卷八页云:云何教勑?谓佛世尊、毗奈耶中,勑诸苾刍、舍不善法,增长善法。当知是名略说一切教勑之相若广分别;无量无边。..

教识神变

【教识神变】 p1013如三种神变敎授中说。二解 瑜伽八十八卷二页云:即以如是记说神变为依止故;于其三处而为教诫。一、于行处现前境界,开许如理作意,遮止不如理作意。二、于住处,遮止不正寻..

教导有十二种

【教导有十二种】 p1014瑜伽六十四卷六页云:复次教导略有十二。所谓事教、想差别教、观自宗教、观他宗教、不了义教、了义教、世俗谛教、胜义谛教、隐密教、显了教、可记事教、不可记事教。事教..

掉举与心乱差别

【掉举与心乱差别】 p1016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掉举?答:诸心不寂静、不止息、躁动、掉举、心躁动性,是谓掉举。不寂静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掉举自性故。云何心乱?..

寂静业

【寂静业】 p1017瑜伽九卷九页云:寂静业者:谓住此法非异生者、一切圣者、所有学无学业。

寂静安住心

【寂静安住心】 p1018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寂静安住心、谓于寂静无色解脱。

处无心定证

【处无心定证】 p1020此阿赖耶识第七证也。瑜伽五十一卷三页云:何故若无阿赖耶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谓入无想定,或灭尽定,应如舍命,识离于身;非不离身,如世尊说当于尔时识不离身。..

习气依处

【习气依处】 p1026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三、习气依处。谓内外种未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谓能牵引远自果故。

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

【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 p1026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云:问云何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答:若受饮食,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