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普摄受

【顿普摄受】 p1249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云何菩萨于诸有情顿普摄受?谓诸菩萨、初发心时、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作是思惟:我当于彼、随能随力,作一切种利益安乐饶益之事。随所思惟,..

微小罪

【微小罪】 p1250瑜伽二十二卷五页云:谓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所犯、可令还净;名微小罪。于诸学处,现行毁犯;说名为罪。既毁犯已;少用功力、而得还净;说名微小。由是因缘,名微小罪。..

钵露罗国

【钵露罗国】 p1253西域记三卷八页云:从此东流、逾岭越谷,逆上信度河飞梁栈道,履危涉险,经五百余里,至钵露罗国。(北印度境)钵露罗国、周四千余里。在大雪山间。东西长,南北狭;多麦豆,..

着境

【着境】 p1253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即此爱、于诸境界、执着性故;名为着境。

游于三世平等法性

【游于三世平等法性】 p1254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游于三世平等法性者:显示世尊记别三世殊胜功德。谓如现在、记别过去未来世事、皆无碍故。又云:游于三世平等法性者:显示世尊能正记别殊胜功德..

驰走

【驰走】 p1255瑜伽八十六卷十三页云:若于彼事,爱结所系;名为驰走。

远离此彼言论

【远离此彼言论】 p1257瑜伽十六卷三页云:远离此彼言论者:谓诸言论、非以此显此。亦非以彼显彼;是说名为远离此彼言论。若以此显此言论,是言论,亦于实相处转,亦于假相处转。若非以此显此亦..

种种界智

【种种界智】 p1260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种种品类;名种种界智。通达了知彼界趣地补特伽罗品类差别故。..

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

【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 p1262瑜伽三十三卷十八页云: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者:谓由此想,遍于彼彼村邑聚落,或长者众,或邑义众,或余大种,或广长处,或家或室,种种品类诸众集会所出种种杂类音..

寿尽

【寿尽】 p1270杂集论六卷五页云:云何寿尽?谓时死。此约时没说。由所引寿时分究竟,应时死故。

实我微细常住有胜作用转变诸法见

【实我微细常住有胜作用转变诸法见】 p1273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九页云:诸有此见、风不吹,河不流,火不然,乳不注,胎不孕,日月不出不没,杂染清净自性安住、不增不减。此边执见、常见摄;..

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p1276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五页云:问:若厌食想、作厌逆行相者;彼不净想、亦作厌逆行相。此二,有何差别?答:不净想、厌逆于色。厌食想、厌逆于味。有说:不净想、..

鼻识所依

【鼻识所依】 p1279瑜伽一卷七页云:彼所依者:俱有依、谓鼻。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鼻识所缘

【鼻识所缘】 p1279瑜伽一卷八页云:彼所缘者:谓香。无见有对。

【盖】 p1280瑜伽八卷六页云:覆真实义,故名为盖。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于所知事,能障智故;说名为盖。三解 集论四卷十三页云: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

盖与覆四句分别

【盖与覆四句分别】 p1280大毗婆沙论三十八卷三页云:诸盖、彼覆耶?答应作四句。此中盖者、依性相说。贪欲等五、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无不皆是所立五中盖性相故;皆名为盖。此中覆者、依作..

语依处

【语依处】 p1283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一、语依处。谓法名想所起语性。即依此处,立随说因。谓依此语,随见闻等,说诸义故。此即能说,为所说因。有论说此是名想见。由如名字、取相、执着、随起..

漏自性

【漏自性】 p1284杂集论三卷八页云:漏自性者:谓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为自性。

漏尽通

【漏尽通】 p1284杂集论十四卷三页云:漏尽通者:谓依止静虑,于漏尽智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漏尽智者:谓由此智、通达一切漏尽方便、及诸漏尽。威德具足者:此智成满故。..

障碍依处

【障碍依处】 p1292成唯识论八卷二页云:十四、障碍依处。谓于生住成得事中,能障碍法。即依此处,立相违因。谓彼能违生等事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