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怨害有情所修习苦想

【于怨害有情所修习苦想】 p0754 瑜伽四十二卷七页云: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苦想?谓诸菩萨、应如是观。若诸有情大兴盛者,尚为三苦常所随逐。所谓行苦、坏苦、苦苦。况诸有情住衰损者..

于怨害有情所修无常想

【于怨害有情所修无常想】 p0754 瑜伽四十二卷七页云: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无常想?谓诸菩萨、应如是学。诸有有情、若生若长一切无常;皆是死法。极报怨者,谓断彼命。是诸有情、命念念..

于怨害有情所修摄受想

【于怨害有情所修摄受想】 p0754 瑜伽四十二卷八页云: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摄受想?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我为一切有情之类,发菩提心;摄受一切有情之类,皆为亲眷。我应为彼作诸义利。..

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

【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 p0754 集论七卷七页云: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一、剎那剎那,消除一切麤重所依。二、出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了知无量无分..

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

【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 p0754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者:即是无限大悲故。无限悲者:愍三苦故。于有苦有情,愍其苦苦;于有乐有情,愍其坏苦;于不苦不乐有情,愍..

于内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于内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p0754 瑜伽三十二卷十页云:汝复应于四无色蕴,由闻思增上力,分别取相;于其三分,发起胜解。一、于奢摩他品,二、于无散乱品,三、于毗钵舍那品。于奢摩他品者:..

于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于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p0754 瑜伽三十二卷十页云:于无散乱品者:谓汝于先取诸境界,缘诸境界,堕不定地,过去尽灭,及今失念心乱所生诸相寻思随烦恼境,增上受等四无色蕴。汝应于此,如..

于已清净见难成办有五种

【于已清净见难成办有五种】 p0754 瑜伽二十卷十八页云:于已清净见难成办,当知亦有五种。一、若舍不为;不能自作故。二、于所余事,非请他为能成办故,三、决定应作故。由于自心,未令清净;..

于内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于内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p0754 瑜伽三十二卷十页云:于毗钵舍那品者:谓汝善取毗钵舍那相已;住有相有分别作意。于有分别有相所缘增上内所生受等四无色蕴,如理作意,思惟此法,剎那剎那..

于一切法离言自性而起言说

【于一切法离言自性而起言说】 p0755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页云:问:若如是者;何因缘故;于一切法离言自性,而起言说?答: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自性。他亦不能闻如是义。若无有闻..

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

【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 p0755 瑜伽二十二卷四页云:云何名为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谓于种种善品加行,若于正法受持读诵;若于尊长,修和敬业..

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p0755 瑜伽七十六卷二页云:广慧!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色及眼识;不见耳声及..

于应覆藏而不覆藏不应覆藏而反复藏过失

【于应覆藏而不覆藏不应覆藏而反复藏过失】 p0755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于未受具戒补特伽罗前,宣示实得胜过人法;或复覆藏苾刍所犯粗恶罪等。当知是名于应覆藏而不覆藏不应覆藏而反复藏过失..

【法】 p0755 瑜伽三卷十六页云:遍能任持,唯意境性;故名为法。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法者:略有十二种。谓契经等、十二分教。三解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此中法者:当知宣说名句文身..

法悭

【法悭】 p0755 法蕴足论八卷八页云:法悭者:谓所有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或亲教轨范教授教诫、或展转传来诸秘要法、障碍遮止,令他不得。于自所有如上诸法,不授与他,亦不为说。不施、..

法施

【法施】 p0755 瑜伽三十九卷十八页云:法施者:谓无倒说法,称理说法,劝修学处。二解 无性释七卷十一页云:言法施者:谓无染心,如实宣说契经等法。又云:为欲资益他诸善根。三解 俱舍论十八..

法语

【法语】 p0755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法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如法事;是名法语。

法行

【法行】 p0755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法行者:谓闻所成善法摄故。

法眼

【法眼】 p0755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言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

法性

【法性】 p0755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是法真理,故名法性。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