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久住

【法教久住】 p0762 瑜伽二十一卷五页云:云何名为法教久住?谓说正法已,转法轮已;乃至世尊寿量久住。及涅槃后,经尔所时,正行未灭,正法未隐。如是名为正法久住。如是久住,当知说彼胜义正..

法住随转

【法住随转】 p0762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如是名为法住随转。..

法无碍解

【法无碍解】 p0763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二解 杂集论十四卷一页云:法无碍解者:谓依止静虑,于..

于下乘般涅槃障

【于下乘般涅槃障】 p0750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页云: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五地,说断..

于微细罪深见怖畏

【于微细罪深见怖畏】 p0750 显扬七卷三页云:于微细罪深见怖畏者:谓犯小随小学处,犯已可出者,皆名微细罪。复次若犯已,少用功出者;名微细罪。若于此中深见怖畏;谓勿令我,因此犯故,便不..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于微小罪见大怖畏】 p0750 瑜伽二十二卷五页云:云何名为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谓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所犯,可令还净;名微小罪。于诸学处,现行毁犯;说名为罪。既毁犯已;少用功力,而得还净..

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p0750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复次于诸行中,有四决定。一、无常决定,二、苦决定,三、空决定,四、无我决定。如彼卷八页至九页广释。..

于诸学处不甚恭敬

【于诸学处不甚恭敬】 p0750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于诸学处不甚恭敬?谓遭厄难,宁舍学处,不弃身命。志求身乐,及与寿命,不能随护所有学处。..

于诸学处善能受学

【于诸学处善能受学】 p0750 杂集论八卷八页云:云何于诸学处善能受学?圆满受学所学尸罗故。谓具足圆满受学学处;是故名为于诸学处善能受学。..

于惠施中不自策励

【于惠施中不自策励】 p075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策励者:谓能任运常行施故;不须自策。而能策他。劝令施故。

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p075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在转者:谓令悭等,施所治障,不自在转。

于诸欲想而得离染

【于诸欲想而得离染】 p0750 瑜伽十八卷七页云:云何于诸欲想而得离染?谓于下分诸结,已断已知。

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p0750 瑜伽十二卷五页云: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p0750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谓于善法,不舍勤勇,精进无断。是故说为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于诸法中得无所畏

【于诸法中得无所畏】 p0750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谓于自所证,若他诘问;无悚惧故。二解 集论六卷三页云: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于依所证问记法中,诸怯劣心,永无有故。..

于一切因缘不作恶

【于一切因缘不作恶】 p0750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云何于一切因缘不作恶耶?谓由贪瞋痴所生诸恶,终不造作故。

于一切处所不作恶

【于一切处所不作恶】 p0750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云何于一切处所不作恶耶?谓依有情事处,及非有情事处,不造众恶故。

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p075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者:此既遮言是不乐义。于来求施,当施我施,先施我施,此等一切,皆无欲乐;唯乐攀缘安住涅槃而行惠施。..

于一切法得自在转

【于一切法得自在转】 p0750 世亲释十卷九页云:于一切法得自在转者:由得神通于一切法,自在而转。以诸如来,于一切世界,得无碍神通;非如声闻等,犹有障碍故。..

于一切心无不系念

【于一切心无不系念】 p0750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于一切心无不系念者:为欲无间领解音韵文句义故。无不了知,无不通达,而空过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