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可意非不可意法

【非可意非不可意法】 p071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非可意非不可意法云何?谓若法顺舍。

非有想非无想有情

【非有想非无想有情】 p0719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非有想非无想有情者:谓非想非非想处所有生天。

非安立谛何缘显示

【非安立谛何缘显示】 p0719 瑜伽六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若安立谛,建立为谛;何因缘故;更复显示非安立谛?答: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谓于相缚及粗重缚。所以者何?若有行于诸安..

非因计因唯见苦断

【非因计因唯见苦断】 p0719 俱舍论十九卷七页云:若于非因,起是因见,此见何故非见集断?颂曰:于大自在等,非因妄执因。从常我倒生。故唯见苦断。论曰:执大自在生主,或余、为世间因,生世..

非我行相漏无漏别

【非我行相漏无漏别】 p0719 大毗婆沙论九卷十七页云:问:何故有漏非我行相,缘一切法;无漏非我行相,唯缘苦谛耶?答:有漏非我行相,非烦恼对治故;能缘一切法。无漏非我行相,是烦恼对治故..

非苦似苦住大寂静

【非苦似苦住大寂静】 p0720 杂集论六卷十一页云:云何非苦似苦住大寂静?谓已得究竟菩萨摩诃萨等,乘大悲愿力故;生诸有中。由能除灭无量众生相续大苦故;名住大寂静。..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p0720 如八解脱中说。二解 显扬四卷三页云:为欲证得最第一有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作非想非非想意解思惟。故名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三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九页云..

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p0720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谓依无记慧,审察诸法。

非缘有缘非缘无缘法

【非缘有缘非缘无缘法】 p0720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云何非缘有缘非缘无缘法?答: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

【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 p0720 俱舍论十四卷六页云:已辩安住善恶律仪;住中云何?颂曰:住中有无表,初成中后二。论曰:言住中者,谓非律仪非不律仪。彼所起业,未必一切皆有无表。若有无表;..

非择灭与无常灭差别

【非择灭与无常灭差别】 p0720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二页云:非择灭,无常灭,何差别?答:非择灭者:不由择力,解脱疫疠灾横愁恼,种种魔事,行世苦法;非于贪欲调伏断越。无常灭者:诸行散坏..

非想非非想处定建立

【非想非非想处定建立】 p0720 显扬二卷八页云:又如经说: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超过一切无所有处者:谓超过近分及与根本。非有想者:谓超过无所有想。非无..

非我行相与空行相差别

【非我行相与空行相差别】 p0720 大毗婆沙论九卷十六页云:有说:非我行相,其义决定,是故遍说。谓空行相,义不决定。以一切法,有义故空。约他性故。有义故不空。约自性故。非我行相,无不决..

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

【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 p0721 瑜伽九卷七页云: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者:谓除三种律仪业,及不律仪类业,所余一切善不善业。

非想非非想处唯是世间

【非想非非想处唯是世间】 p0721 杂集论九卷九页云:非想非非想处,唯是世间。不明了想,恒现行故。由不明了想,恒现在前,非极明了现行圣道之所依止,是故一向世间所摄。由此道理,彼想羸劣,..

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p072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卷一页云:于非想非非想处说无相声者:如说我多起加行,多用功力,得无相心定。不应于中欣乐染着。此说不起有顶味定,惟起净定。问:何故非想..

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及根本

【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及根本】 p0721 显扬二卷五页云:如经中说,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者:是谓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如经又说:具足住者:是谓非想非非想处根本。..

非缘有所缘非缘无所缘法

【非缘有所缘非缘无所缘法】 p0721 品类足论七卷七页云:非缘有所缘非缘无所缘法云何?谓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非随有转法及非有为因法

【非随有转法及非有为因法】 p0721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随有转法及非有为因法云何?谓无漏法。

非得与所不得法各有三种

【非得与所不得法各有三种】 p072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五页云:一切非得,总有三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三、在彼法前后及俱。所不得法,亦有三种。一、有所不得法,惟有彼前非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