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p1361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七页云:复次有四种相,当知诸行,非定苦染。又由四相,非定乐净。如是四种,总依三事。何等为三?一、依生处故,二、依受故,三、依世故。此中..

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

【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 p1362瑜伽五十七卷十三页云:问:若彼诸行,亦有四德相应可得;云何唯观为过失耶?何者四德?一、坚住德。谓如一蕴,住经百年;若正将御,或有过者。二、势力德,谓..

随说因

【随说因】 p1366瑜伽五卷九页云:谓依语因依处,施设随说因。所以者何?由于欲界系法,色无色界系法,及不系法,施设名为先故;想转。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故依语..

随德名

【随德名】 p1366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随德名者:谓变碍故名色,领纳故名受,发光故名日;如是等名。

静相

【静相】 p1378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静相?谓所行上地一切静相。

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作业

【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作业】 p1380瑜伽五十卷二页云:如来所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能现三种神变,无到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种种相违异品怨害诤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

学等三法

【学等三法】 p1381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三页云:复有三法。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蕴。学法云何?答:学五蕴。问:无学法云何?答:无学五蕴。问:非学非无学法云何?答:有漏五蕴,及三无为。..

独觉现观

【独觉现观】 p1384杂集论十三卷十五页云:独觉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不由他音而证得故;名独觉现观。

器世间坏

【器世间坏】 p1384如火灾中说,及瑜伽二卷五页至九页广说。二解 俱舍论十二卷四页云:如是名已坏有情世间;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余十方界一切有情感此三千世界业尽,于此渐有七日轮现。诸海干..

亲近现观道

【亲近现观道】 p1386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亲近现观道者:谓信等五力。如是已得增上缘者,为欲无间通达谛理;修习摧伏不信等障。忍第一法近方便故。..

亲近不贤良故退失四事

【亲近不贤良故退失四事】 p1386瑜伽七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菩萨由亲近不贤良故;退失四事。一者、退失于乘,二者、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者、退失圣教,四者、退失无间修诸善法。又云:复说由四..

焰摩名为法王

【焰摩名为法王】 p1388瑜伽五十八卷一页云:问:何故焰摩名为法王?为能损害诸众生故?为能饶益诸众生故?若由损害众生;名为法王,不应道理。若由饶益众生;今应当说云何饶益。答:由能饶益。..

忆而复忘因缘

【忆而复忘因缘】 p1389大毗婆沙论十二卷九页云;何缘有情,忆而复忘?答:有情异分相续转时,于法不起相属智见。此中忘者,是失念义。广说如前。异分有三种。谓加行异分,所缘异分,随顺异分。..

默置记

【默置记】 p1389佛地经论六卷十六页云:默置记者:如有问言: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如是等问,应默置记,不应记故。长戏论故。..

浊业

【浊业】 p1390瑜伽九卷九页云:浊业者:谓即曲业、秽业、亦名浊业。又有浊业。谓此法异生,于圣教中不决定者,犹预觉者,所有善不善业。又云:能障通达真如义故名浊。二解 瑜伽九十卷六页云:..

叡哲

【叡哲】 p1390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叡哲者:谓与俱生慧相应故。

机请

【机请】 p1390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机请者:谓因机请问而起言说。此复根等差别,当知有二十七种补特伽罗。此中由根差别故成二种。一者、钝根,二者、利根。由行差别故成七种。谓贪等行。如声闻..

声有二种

【声有二种】 p1392大毗婆沙论十三卷五页云:声有二种。谓长养,等流。无异熟生。有间断故。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五相差别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五相差别】 p1395摄论三卷十一页云: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由五种相,应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谓于蕴等法,无分别故。二、由非少分差别。谓于通达真如,入一切..

【应】 p1398此是如来十号之一。瑜伽八十三卷十八页云:所言应者;应供养故。二解如如来十号中说。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