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有二种业

【识有二种业】 p1436杂集论四卷十页云:识有二种业。一、持诸有情所有业缚,二、与名色作缘。持诸有情业缚者:与行所引习气俱生灭故。与名色作缘者:由识入母胎,名色得增长故。..

证谛现观获得四智

【证谛现观获得四智】 p1439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一页云:此亦成就众多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断智,得非常智,得缘生行如幻事智。..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p1439佛地经论二卷四页云: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者:显示世尊,证真如相殊胜功德。谓真如相,无有中边;远离一切有为无为中边相故。远离方处中边相故。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

证成道理由七相不清净

【证成道理由七相不清净】 p1439显扬二十卷十六页云:七种不清净相者:一、余分同类所得相。二、余分异类所得相。三、一切同类所得相。四、一切异类所得相。五、引异类譬喻相。六、不成就相。七..

证得现观成就众多功德

【证得现观成就众多功德】 p1439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一页云:此亦成就众多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断智,得非常智,得缘生行如幻事..

难制伏

【难制伏】 p1444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由善了知前后差别,于其胜上差别证中,深生信顺,所有精进;名难制伏。

类有四种

【类有四种】 p1445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三卷八页云:类有四种。一、修类,二、律仪类,三、界类,四、相似类。修类者:如前智蕴说。谓未曾得道现在前时,能修未来自类诸道。此中有说:诸有漏道,..

颠倒及不颠倒义

【颠倒及不颠倒义】 p1447显扬五卷三页云:颠倒义者:谓即于能取等义中,于无常、常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如是乃至于无我、我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不颠倒义者:谓对治如前所说颠倒,应知..

严具变异无常之性

【严具变异无常之性】 p1447瑜伽三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观察严具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诸庄严具,一时未成,一时已成,一时坚固,一时破坏。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触证

【触证】 p1449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言触证者,是现见义。由于灭谛,现前见故;不生怖畏,爱乐摄受。是故次说触证灭谛。

触支

【触支】 p1449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差别位;总名为触。二解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三页云:云何触?谓眼等根、虽能与触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乐差别。亦未能避诸损害缘,触火..

触缘受

【触缘受】 p1450瑜伽十卷七页云:问:若自所逼迫,若他所逼迫,若时候变异,若先业所引,皆得生受;何故此中但显触为彼缘?答:触是彼近因故。由触所引故。余缘所生受,亦从触生故,必不离触;..

触处造色是假施设

【触处造色是假施设】 p1451瑜伽五十四卷八页云:复次色等所缘境界,如本地分已广分别。若触处中所说造色,滑乃至勇;当知即于大种分位假施设有。谓于大种清净性,假立滑性。于大种坚实性,假立..

释经五相

【释经五相】 p1455瑜伽八十一卷十一页云:诸说法者,应以五相,随顺解释一切佛经。谓初应略说法要,次应宣说等起,次应宣说其义,次应释难,后应辩次第。如彼卷十一页至十七页广释。..

释迦因中供养几佛

【释迦因中供养几佛】 p1456俱舍论十八卷八页云:今我大师、昔菩萨位、于三无数劫,供养几佛耶?颂曰: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又如次供养五六七千佛。论曰:初无数劫中,供养七万五千佛。次无..

苏迷卢山有四层级

【苏迷卢山有四层级】 p1457俱舍论十一卷十页云:此妙高山、有几层级?其量云何?何等诸天、住何层级?论曰: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始从水际、尽第一层,相去十千逾缮那量。如是乃至从第三层、尽..

摄受有情有罪无罪分别

【摄受有情有罪无罪分别】 p1460瑜伽七十五卷四页云:若诸菩萨、于己有恩诸有情所,随顺恩想,相续发起亲友意乐;以有染心,方便摄受,欲为朋党;当知有罪。或于有怨诸有情所,随顺怨想,相续发..

听闻正法者有六种烦恼过失

【听闻正法者有六种烦恼过失】 p1464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复次听闻正法者、略有六种烦恼过失。谓憍慢过失、不欲过失、不信过失、身心损恼过失、散乱过失、迷惑过失。由如是等诸过失故;不能..

显了语

【显了语】 p1466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显了语者:谓词句文、皆善巧故。

显境名言

【显境名言】 p1467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