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一切证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一证一切证者。谓上根之人。以圆妙之智照了性境圆融。无始无终。非浅非深。不有不空。无法不备。无处不通。是故一处证入。则一切处皆证入矣。..

一成一切成

[出华严经疏]一成一切成者。谓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之依正也。依即所依之土。正即能依之身。以其迷时则众生国土皆迷。悟时则众生国土皆悟。盖约一人惟心即具而说。故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源。..

一位一切位

[出华严经疏]一位一切位者。谓上根之人。证一地位则具足一切地位之功德也。盖所证之位全是法性。法性遍周。悟沙功德。无不含摄。是故证一地位。则一切地位功德皆悉具足也。..

一行一切行

[出华严经疏]一行一切行者。谓上根之人。依于一乘圆融之教。建立圆顿之行。加圆顿之行圆顿行立。契合一乘。故能于一行中具足一切诸行也。..

一障一切障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一障一切障者。谓造恶众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善根皆悉消灭。一切业障同时增长。所以一障则一切障也。..

一念

[出华严经]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

一刹那

[出仁王护国经]梵语刹那。华言一念。经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俱舍论云。时之极少者名刹那。是也。(念有大小。一念者。大念也。一刹那者。小念也。)..

一根

[出楞严经]一根即耳根也。盖由此方之人。耳根最利。闻法易入。故文殊选拣圆通之门。取耳根为第一也。然以耳根为圆通门者。特假其通入而已。必期脱去声尘。反闻自性。然后为复本归源之至。一根既..

一机

[出楞严经]机谓机关。即发起之处也。一机以喻耳之一根。一根返源。诸根解脱。经云。虽见诸根动。要在一机抽。是也。

一色

[出仁王经疏]色者。眼根所对之色也。色即法界。具足三谛。以一切法体性融通。互摄无碍。若一切色即一色。此是真谛。忘泯一切法也。若一色即一切色。此是俗谛。建立一切法也。若非一非一切。亦一..

一指

[出楞严经]一指。手之一指。经云。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也。(梵语..

一发

[出摩诃僧祇律]一发者。谓日晷过午一发许也。盖言修行之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发许。则不当食也。

一毫

[出普贤行愿品疏]疏云。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此言华严大经。功德浩博。不可测量。不可称说。而虚空界有尽。一毫之善无穷也。..

一毛

[出楞严经]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此是正报中现依报也。由佛具足不思议神通之力。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依正融通。事理无碍。大小相含。一多平等。故于一毛之端。能现宝王刹也。..

一气

[出圆觉经略钞]一气者。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也。以喻自性清净之心。未起染净已前。诸佛众生。平等不二。一切诸法。莫不皆由此心而生。故以一气喻一心也。..

一瞬

[出摩诃僧祇律]瞬者目动也。律云。二十瞬名一弹指。谓修行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瞬。则不当食。

一默

[出维摩经]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故经中三十二菩萨。各谈不二法门竟。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

一时

[出各经之首]一时者。佛与第子说听和合之时也。是故诸经之首。皆言一时。法华文句云。闻持和合非异时。是也。(闻持者。弟子从佛闻法而受持也。)..

一时一切时

[出华严经疏]一时一切时者。谓一时之间即为无量劫也。盖如来智境圆融。延促无碍。故能促多劫为一时。延一时为多劫。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

一食

[出维摩诘所说经]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三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道。等施无别。经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三谛者。真谛。俗谛。中谛..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