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境四相

[出金刚经论]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识之境。妄生邪见。执着取相。故名识境四相。一我相为众生于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相。(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

四缘

[出大智度论]一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四相约位

[出圆觉经略疏]四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

四圣言

[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四圣言者。圣。正也。即正直之言也。一不见言不见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则可言见。若实眼识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见。是名不见言不见。二不闻言不闻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

真空观四句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观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

共不共四变

[出宗镜录]问云。本识变现根身器世间等。为是自变。为是共变。答有四种不同也。(本识即藏识也。)一不共中不共变谓如眼等五根。唯自己第八哀中最初一念。托父母遗体时变现。名不共。出胎之后。唯..

四荣

[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第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

四种性行

[出佛本行集经]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

四不可说

[出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

四种信心

[出起信论]一信根本谓真如之汉。诸佛所师。众行之源。能爱乐者。即是信于根本。故云信根本。二信佛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三信法谓信受诸佛所说之..

四施

[出菩萨善戒经]一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经典。当以笔施之。坚固其心。助成善缘也。二墨施谓见人书写经典。当以墨施之。坚固其心。助成善缘也。三经施谓刊造经板。或印施与人。劝其读诵。令发菩提之..

四不见

[出圆觉经钞]一鱼不见水谓鱼以水为窟宅。游泳水中。悉无所障。故云鱼不见水。二人不见风谓风发于万窍。但有声响可闻。而无形相可见。故云人不见风。三迷不见性谓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

四知

[出佛说骂意经]一天知谓人一念心起。若善若恶。虽未形现。天神已自知之。照临们上矣。二地知谓人一念心起。若善若恶。虽未形现。地神已自知之。鉴察于下矣。三傍人知谓人作善作恶。于隐僻之处。..

化仪四教

[出天台四教仪]化仪者。如来出世一代化物之仪式也。一顿教谓不谈小乘。直说大法。故名顿教。即华严经也。二渐教渐即渐次。有渐初渐中渐末之不同。谓如来初于鹿苑。破斥邪法。建立正教。专为二乘..

化法四教

[出天台四教仪]化法者。佛化众生之方法也。一藏教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二通教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通前藏教者。谓此教钝根菩萨。虽观无生四谛。但证..

龙树四教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龙树论师乃西天第十三祖。尝立四教判释经论。故云龙树四教也。一有门谓阿含小乘等经。说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实有。是为有门。(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二空门谓大品般若等经..

苑公四教

[出华严经疏]苑公唐贤首藏法师第子也。因宝性论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遂立四教焉。(四种众生者。一凡夫二声闻。三辟支。四初心菩萨也。)一迷真异执教谓诸外道凡夫。迷于真性。广起异计。故云..

晓公四教

[出华严经疏]唐元晓法师。海东新罗人。来此弘宗。亦立四教判释诸经。故称晓公四教焉。一三乘别教谓如四谛缘起经等。声闻缘觉萨三乘之所共学。于中二乘。未明法空。即是别相。故云三乘别教。二三..

四不生

[出中论]龙树菩萨造中观论云。因诸外道计一切法。或从自生。或从他生。或从自他共生。或从无因生。故说偈破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一不自生自即六根。谓根尘相对..

四种问答

[出十住毗婆沙论]一定答谓决定以实答也。如一比丘问佛云。色受想行识。常不变异否。佛答言。无有色受想行识。常不变异。盖言五阴之法。本空实非。常不变异。是名定答。(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五..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