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

[出大方广师子吼经]一字者。一理之名字也。理本无名无字。超心意识。离性离相。无作示。非诸众生所能思议。惟佛如来究尽明了。经云。法惟一字。所谓无字。是也。..

一义

[出华严经]义即义理。即一法中或一句中之一义也。

一音

[出维摩经]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

一音教

[出华严经疏]一音教者。谓如来一代之教。虽有顿渐诸说不同。而皆不出一音也。故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是也。(梵语罗什。华言重寿。)..

一宗

[出华严经疏]宗者要也。谓诸大乘经所说虽异。莫大同乎一理。如华严之谈法界。般若之谈佛母。法华之谈实相等。皆以一理为其宗要。钞云。一宗容具多经。是也。..

一相

[出起信论]谓一真法界之相。从本以来。离虚妄相。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一切诸法之相。故名一相。

一合相

[出金刚经]一合相者。盖言众尘和合而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尘不有。但众生不了。妄执为实。若是实有。即应世界不可分为微尘。若是实无。不应微尘合为世界。是知执有执无。皆不当理。经云。如..

一性

[出涅槃经]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烦恼者。昏烦之法。..

一因

[出涅槃经]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三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

一如

[出首楞严三昧经]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经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

一行

[出涅槃经]一行者。如来所行之行也。行以进趣为义。能行此行。则能趣向佛果。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经明五行之后。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谓能于一心中行于五行。具足而无缺也。(五行者。圣..

一行三昧

[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定。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

一解脱

[出涅槃经]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一空

[出寂调音所问经]一空者。谓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圣凡因果之法。虽种种不同。求其体性。毕竟皆空。经云。如瓦器中空。宝器中空。俱同一空。无二无别。是也。(依者依报。..

一生

[出法华经]一生者。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未尽。尚有一番变易生死。过此一生。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所以等觉菩萨。称为一生补处。经云。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

一来

[出四教仪]一来者。谓二果斯陀含。于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虽尽。后三品犹在。故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是名一来。(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九品者。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又分三品也。)..

一师

[出四分戒品]师者。授道之师也。凡诸经丘同一师学。当须和合。观喜无诤。犹如水乳。于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师。(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子

[出涅槃经]谓菩萨修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见众生修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见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则观喜。见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

一修一切修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一修一切修者。谓上根大智之人。全性起修。了修即性。修性不二。事理互融。烧香散华。无非中道。习禅诵经。尽是真如。是故一行修。则一切行无不修焉。..

一断一切断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根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根之人。了惑即智。达妄即真。惑外无智妄外无真。所以一断则一切断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