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地

梵siddhi,西藏语grub-pa。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

悉地王

(一)为密教爱染明王之异名。因其以爱染明王之小咒为吽悉地(梵 hūjsiddhi),故又称悉地王。(二)全称不空悉地王观世音。为不空罥索观世音之化身。据不空罥索经卷十一载,不空悉地王观世音有三..

悉地持明仙

梵名 Siddhi-vidyadhara。即依咒术得外法成就之仙人。悉地,意译为成就。于密教中,列于胎藏曼荼罗外部之“成就持明仙众”即是此尊。[大日经疏卷六](参阅“持明仙”3817) p4563 ..

悉地宫

即悉地之国土宫殿,乃真言行者在观心上所现之境。共有三品:(一)上品,即密严佛国,此佛国出于三界之外,而非声闻、缘觉等二乘之见闻所能得。(二)中品,即十方净土。(三)下品,即诸天修罗宫。又..

悉底履

梵语strī。又作悉咥哩。意译为女、妻。为梵语文法中“三声”(三性)中之女声。盖于梵语文法上,凡是名词、代名词、形容词等,皆有三种属性之区别,称为三声,即男声、女声、非男非女声,其中..

悉皆解脱

与“毕竟解脱”同义。即完全解除束缚、迷惑之自由状态。指修行纯熟之情形,或表示万有自体之绝对真实、原本之状态。景德传灯录卷三(大五一·二二二中):“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

悉耆利耶

梵名 Sīgiriya。为屹立于锡兰(今称斯里兰卡)之坎底市(Kandy)北方约七十二公里处之岩丘,高约十八公尺。断崖贯穿六个洞窟,以壁画著名。有锡兰古代王城之遗迹,系五世纪末,迦叶王(巴Kassa..

悉达多

梵名Siddhārtha,巴利名Siddhattha。乃释尊为净饭王太子时之名。又作萨婆悉达多(梵Sarvasiddhārtha)、萨婆曷刺他悉陀(梵 Sarvārthasiddha)、萨婆额他悉陀、萨缚頞他悉地、悉达罗他、悉多..

悉昙

梵语siddhaj 或 siddhāj。又作悉旦、悉谈、肆昙、悉檀、七旦、七昙。意译作成就、成就吉祥。即指一种梵字字母,乃记录梵语所用书体之一。在梵字字母表或缀字法十八章之始所揭出之归敬句中,意..

悉昙十八章

表示悉昙字母四十七字之缀字、合字及连声之法则,而创立十八章。又作悉昙十八章建立、悉昙切继。即:(一)迦迦章,体文三十五字母(子音)中,除去滥(llaj),其余之三十四字母中加十二摩多(母..

悉昙三密钞

凡三卷。日本净严(1639~1702)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索解说悉昙形音义之书。计分梵字本源门、悉昙题目门、本字形音门、合字转声门、重字混声门、联声合呼门、音韵相通门、字相字义门等..

悉昙五十字门

就梵字字母五十字而各别论其义门。五十字包括母音十六字,子音三十四字,系印度童蒙最初所学习之字音。为使童蒙学习、谙诵之故,印度乃设立种种方法,其一即选出一语之头字有字母或语中含有字母..

悉昙四十二字门

就梵字之字母四十二字而各别论其义门。又作四十二字门、四十二字陀罗尼门。据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二字观门谓,如入四十二字门,则能悟入法空边际。又大智度论卷四十八谓,此四十二字门为文字陀罗..

悉昙四书

乃有关悉昙学之四部要典:(一)唐代智广撰悉昙字记一卷,(二)日本安然记悉昙十二例一卷,(三)法华梵释,(四)真言句义钞。 p4574

悉昙四种相承

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一)梵王相承,又作南天相承。即印度所用悉昙文字为梵天所造之说。梵王所造之梵书有根本四..

悉昙字记

全一卷。唐代智广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内容系解说悉昙之摩多(母音)与体文(子音),并略述其合成法之十八章。本书系著者受南天竺沙门般若菩提(梵Prajā-bodhi)之指导,笔录而成。本书..

悉昙字数

即关于悉昙字门之数目,诸经论所说稍有差异。(一)悉昙字记,于十六母音、三十四子音之五十字门,加一滥(llaj)字,实为五十一字。(二)大唐西域记卷二总为四十七字,系除去十六母音之中最后二字..

悉昙连声

梵语中,二语连续时产生声韵上之变化,称为连声法(梵 sandhi)。即一语之尾为母音,与次一同种类母音相会则为长母音;又父音(子音)与次一来会之鼻音相遇,则转为同类之鼻音。例如 parama-art..

悉昙轮略图抄

凡十卷。日本了尊著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图示说明悉昙之音韵及有关联之诸般事项,全书共分八十章。著者乃悉昙学者明了房信范之门下,本书系基于其师之口说,并加上自己心得而成。 p4575..

悉昙藏

凡八卷,故又称八卷藏。日本延历寺安然(841~901)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乃类聚评论悉昙音韵等之由来,及历来有关悉昙形音义之各类记载。计分八篇,即:梵文本源、悉昙韵纽、章藻具阙、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