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箧印

指密教大随求菩萨“随求八印”中之第八,即一切如来随心真言印。其印相乃以两手之五指展开,左手上仰,置于胸前,右手覆于左手之上,两手相合,手掌稍微弯曲。又如般若菩萨、文殊菩萨等,亦结此..

梵坛

梵语brahma-danda,巴利语同。又作梵怛。意译为默摈、梵法、梵天法治、梵杖。乃对犯戒之比丘或比丘尼所行之一种治罪法。即不许与犯戒者言语,此系九种治罪法之一。据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载,佛告阿..

梵学津梁

约千卷。日本饮光慈云尊者编著。搜集梵字及梵语学习上之参考资料,以供学习之便,今流通于日本各地。全书计分成本诠、末诠、通诠、别诠、略诠、广诠、杂诠等七部。第一部收录诸师携回之梵本、贝..

梵臻

宋代僧。钱塘人,原名有臻。号南屏。生卒年不详。受具足戒后,从学于四明知礼,知礼以天台诸学尽授之,唯不授其“摩诃止观”,令其自行阅读二十遍后,再加以印可。皇祐三年(1051)至上天竺寺,..

梵檀只多那林

又作梵檀枳多那林、梵檀祇多那林。为仙居林、圣居山林之意。系指诸仙梵志隐栖之林薮,该林区常发出上妙芬馥之香气,予人以薰习之益。[释摩诃衍论卷五] p4649 ..

梵难

谓梵行之难,为比丘二种难之一。比丘修梵净行时,因俗家妻室情谊之阻扰,或遭淫女之诱惑,皆为净行之障难,故称梵难。[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 p4649 ..

梵释四王

指梵天、帝释天,及四天王。又作梵释四天。即色界初禅天之梵天、欲界忉利天主之帝释天(合称为梵释)、四天王之并称。四天王为东方持国天、西方广目天、南方增长天、北方多闻天。梵释四王均为佛..

梵钟

又作大钟、钓钟、撞钟、洪钟、鲸钟。为寺院集大众时撞鸣之具。朝夕鸣之或斋会节庆鸣之以示其始。梵,清净义,为有关于佛事者,因取其义以为名。我国较具规模之寺院,皆建有钟楼以悬梵钟。我国梵..

梵响

如来梵音之声响。佛陀之说法,以微妙清净之梵音,响彻十方,故称梵响。[往生论](参阅“梵音相”4634) p4650

梵魔

梵与魔之并称。梵,即梵王,为色界初禅天之主,代表色界诸天;魔,即他化自在天,为欲界第六天之主,代表欲界诸天。[法华经序品](参阅“大梵天”850、“他化自在天”1540) p4650 ..

梵赞

梵语 stotra。以梵音叹咏佛菩萨功德之赞文。盛行于印度之赞歌有:马鸣(或谓摩咥里制吒)之四百赞、一百五十赞;陈那就一百五十赞,每赞加一颂以和之,成杂赞三百颂;释迦提婆复以陈那之颂各加..

桶底脱

禅林用语。原谓桶之底脱落;禅林中,转指达到大悟而丝毫无惑无疑之境地,犹如桶底脱落,桶中之物随而泄地,不再留有任何残物。碧岩录第二十二则(大四八·一六二下):“后到德山,问:‘从上宗..

桶头

禅林掌管桶类之寺僧。景德传灯录卷十八玄沙师备章(大五一·三四六中):“文桶头下山。师问:‘桶头下山几时归。’曰:‘三、五日。”师曰:‘归时有无底桶子,将一担归?’文无对。” p4625 ..

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之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禅林象器笺第二十七类呗器门:“沙弥律仪入浴云:汤冷..

梅子熟也

禅宗公案名。唐德宗时,马祖道一禅师印可法嗣大梅法常之语。景德传灯录卷七(大五一·二五四下):“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即..

梅光羲

民国初年法相学者。字撷云。生卒年不详。毕生致力于佛学研究。曾游学于杨仁山之祇洹精舍,与欧阳渐有同门之谊,于唯识亦钻研颇深。民国二十年(1931),发表“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一文,指出菩..

唵呼卢呼卢

全称“唵呼卢呼卢战驮利摩橙祇莎婆诃”。系药师如来之真言中,较短之咒文。其中,唵(oj),意为归命;呼卢呼卢(huruhuru),意为速疾;战驮利(candari),意为暴恶相;摩橙祇(matavgī),..

梵语chanda 或rajas。又作乐欲。心所名。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谓,心捕捉对象系由作意之作用,非由欲之作用,故欲非..

欲天

指欲界诸天。计有六重,又称六欲天。即指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俱舍论卷八] p4652

欲天五淫

欲界诸天之淫事有五种:(一)四王天与忉利天,前者居须弥山腹,后者居须弥山顶,故为地居,其淫事与人间无异。(二)夜摩天于欲境知时分,故以相抱成淫。(三)兜率天于诸欲境知止足,故以执手成淫。..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