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宿

梵名Pūva-phalgunī。即二十八星宿之一。又作前颇求尼、前德宿、初破求、间错天。此星宿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之南方。有二星(或谓三星、六星),主善天,属婆薮神。其形像,身呈肉色,作菩萨..

张抡

南宋人。字材甫。高宗时,以词章邀宠,任均州防御使,官至两浙西路副都总管、知阁。精励念佛,期生净土,晚年于住宅东隅建立道场,凿池栽莲,仿效慧远结社之遗意,率其妻日课念佛万遍。又于春秋..

张陵

(34~156)东汉五斗米道(天师道)之创建者。又称张道陵。沛国丰(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通达五经,任巴郡江州(重庆)令。后入江西龙虎山修道,从学者颇众,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

张胜温

南宋大理国利贞人,生平事迹不详。以绘画著称,尤精于绘佛像、天王、鬼神等;笔墨精致,设色宏丽。其中,作品“梵像图卷”现存于国立故宫博物院。 p4545 ..

张载

(1020~1077)北宋儒者。字子厚。凤翔郿县(陕西)人。以其故乡为横渠镇,故人称横渠先生。嘉祐年间(1056~1063)举进士,官拜崇文院校书,因与王安石不和而罢官。屡与范仲淹、二程子(程明道..

张幔天网

禅林用语。即张开漫天大网,令一人亦不得逃脱;禅林中,比喻师家接化学人周到缜密。又作布幔天网、盖天盖地、拽却漫天网。嘉泰普灯录卷二十六(卍续一三七·一八七上):“云门大师张幔天网,捞..

张融

(444~497)南朝刘宋、南齐时代人。字思光,吴郡名族出身。官累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父奉佛教,母奉道教。永明年间(483~493)得病,了悟生死,为其家族著「门律”一卷,主张佛、道兼修。..

强毒

强结毒鼓之缘,以歼灭其恶。又作强毒。即对于不信佛法者强说教理,令其听闻;或指闻谤佛法时,反而以此为结佛缘之机。据法华经常不轻品载,常不轻菩萨虽遭不信者谤骂,甚有以杖击身、投石者,然..

梵语prāpti。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一切法造作成就而不失,称为得;反之,一切法不能成就,称为非得。得、非得有表里之关系,得仅与摄于有情自身中之有为法(即“自相续”之有情..

得一切如来智印如来

梵名?ā?vata-sarva-tathāgata-jāna-mudrā''''prāpta-sarva-tathāgata-musti-dhara。其梵名之原义为“于常住中,得照见一切如来三密业用之智印,并保持一切如来之拳(秘密),而精进于其事..

得一切秘密法性无戏论如来

梵名Vairocanahsarva-tathāgata-guhya-dharmatā-prāpta-sarva-dharmāprapacah。大日如来之异称。此如来得一切秘密之法性,而远离戏论,故别称得一切秘密法性无戏论如来。所谓一切秘密,即于..

得一望二

禅林用语。得一,谓得道精纯;得一望二,即虽已得一,仍期望得二。虽已彻底究明一事,然却不能安住于其中,而更求他事;禅林中用以比喻凡夫贪得无厌之迷情。从容录第九十三则(大四八·二八七中..

得人憎处

禅林用语。指得悟者之境地。因得悟者具有异于常人之气势,他人视之易生憎厌,故有此称。与“一向把住处”意同。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卷十(卍续一二○·四四七上):“三十三州七十僧,驴腮马颔得人..

得入

(一)即证得悟入佛道。维摩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四上):“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法华经卷五(大九·四四上):“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二)能了知一切法虽说而不..

得大势明王

指大势至菩萨(梵名Mahā-sthāma-prāpta)。大势至又译为得大势。阿弥陀三尊之一,侍于阿弥陀之右胁。主佛之智门。菩萨之大智至一切处,故称大势至。密教中,其三昧耶形为未开敷之莲花,为莲..

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

梵名Sva-bhāva-?uddha。为观自在王如来之异名,亦即阿弥陀佛之密号。略称得自性清净如来。系出自般若理趣经之如来名,然理趣经之梵本并无“得(梵prāpta)”字。理趣释卷下载,此佛名无量寿如..

得戒舍戒

即得戒与舍戒之并称。又作发戒失戒。发得律仪、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三种之无表色,称为得戒;反之,舍失所得之戒体则称为舍戒。无表色,指于身中相续恒转,有招致乐果及防非止恶,或招致苦果..

得果

指三乘之圣者各达成自乘之果法。如声闻乘观四圣谛,得入涅槃之果;缘觉乘观十二因缘,以证入辟支佛果;菩萨乘则修六波罗蜜行,以求无上菩提、度一切众生。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将三乘之修法与得果..

得度

(一)蒙受教化,渡越生死之海,而达于涅槃之彼岸。引申为剃发出家;以出家入道为到达彼岸最初阶梯之故。印度原有不满十二岁未得父母允许,或诸种疾病者不得出家之限制。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二十..

得格巴哈都尔

(Tegh Bahadur, 1621~1675)印度锡克教第九代祖师。原名蒂格马尔(Tyag Mal),因于反对蒙兀儿王朝之战斗中屡建奇功,而得“得格巴哈都尔”(意为勇敢之剑)之称号,后蒙兀儿王朝皇帝奥朗则布..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