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单

禅林用语。单,即单位,指贴有比丘名单之坐床,后引申为僧座。插,为插入之意。指比丘半途入禅堂坐禅,插在众僧之间修行。即将自己之座位插入僧堂众僧座席之间。插单后,始为僧堂之一员,得与众..

揣食

梵语kavadij-kārāhāra 或 kavalī-kārāhāra, 巴利语 kabalivkārāhāra。四食之一。又作团食、段食、搏食、见取食。即以手握食为丸而食之。此为印度人之食法,亦指一切欲界之食物。盖欲..

散乱

梵语viksepa。心所之名。又作散动、心乱。即心于所缘之境流荡散乱之精神作用。亦即心若无一定,则起障碍正定的恶慧之作用。为唯识百法之一,随烦恼之一。大乘广五蕴论(大三一·八五三下):“..

散供

即为供养佛而散放供物之意。例如散布花,称为散花;散布米,称为散米;散布纸、金钱,称为散纸、散钱。又祭拜亡者而散布金钱、财物之散钱,亦有归入散供者。[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卷六十四、不空..

散善

为“定善”之对称。指散乱心所修之善业。诸师对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三福、十六观,配于定散二善有各种异说。净影寺慧远等谓,修习三福称为散善往生,修习十六正观称为定善往生,此即十六观皆属定..

散地

为“定地”之对称。即指欲界。与之相对者,色界与无色界并称为定地。于欲界得入禅定者,乃依后天之努力,修色界、无色界之定心;然欲界之果报无有定心,故欲界中之六欲天、四大洲、地狱等皆称为..

散心

梵语viksipta-citta。指散乱之心;即心驰骋六尘,散动而不能止住一处。为“定心”之对称。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七中):“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

散心念佛

指以散乱心称念佛名。为“定心念佛”之对称。又作散心称名、无观称名。即不定期限,不调作法,不观佛之相好,不分时、处、所缘等,唯以散乱心口唱名号。隋代净影寺慧远等谓,散善之力微薄,不能..

散念诵

指散杂之念诵。为“正念诵”之对称。又作随意念诵、诸杂念诵、加用念诵。于密教修法时,行者不限本尊之一尊,而散杂念诵诸尊之真言。行者念诵与本尊有缘之诸尊,及与行者有缘诸尊之真言,可倍增..

散杖

指密教散洒加持后之香水所用之棒。即修法时,将香水散洒于坛及供物等所用之小杖。又称洒水杖。乃以梅、柏或柳作成长约一尺八寸或一尺二寸之杖,杖头刻有八叶莲花。散洒香水之法,原不用散杖,而..

散业

为“定业”之对称。指以散乱心所行之善业。据往生要集卷下末载,分别念佛为四种:(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而观佛。(二)散业,谓于行、住、坐、卧中,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

散机

指心神散乱不能修定善之根机。又指于日常生活中行弃恶修善之散善者。(参阅“定散”3180) p4976

散无表

为“定无表”之对称。散,散乱之意,为“定”之对称,即心攀缘六尘之境而无法专注一境之精神状态。无表,为“无表色”之略称,指依于身、口发动之善恶二业,而生于身内之一种无形色法;说一切有..

散盘

又作如意坐。既非全跏趺,亦非半跏趺,而系双腿交叉之坐姿。即盘坐之时,两小腿交叉,置于两大腿之下。 p4976

散圣

指虽深入悟道,然于当世却鲜为人知之禅门高僧。例如我国之布袋和尚、蚬子和尚、寒山、拾得等皆是。于印度则有帝释天、梵天等之化现,经常游行市井,与乞人为伍。又如持验记等书中所记载有关观世..

散脂大将

散脂,梵名 Sajjeya,音译僧慎尔耶。又作散脂迦大将、散支大将。又称僧慎尔耶大药叉大将(梵 Sajjeya-mahā-yaksa),或散脂鬼神。意译作正了知。系北方毗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二十八部众之总司..

散华

(一)又作散花。指散花供佛。大般若波罗蜜经卷五五四、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华手经卷四等皆有散华一品。其他诸经说散花之相及功德者甚多。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中):“悬缯然灯,散华..

散钱

为报答神佛之满愿而奉献钱货。本指奉献予寺庙举行祭祀仪式之费用。日本称为赛钱,赛与“报”同义。我国八世纪顷的文献记载中,如韩愈之论佛骨表,即载有“散钱”之事。 p4976 ..

散香

指散碎之香。即不成丸粒状之粉末香,乃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供物之一。散,表示微细之烦恼,于行法时,投诸炉中,烧以供养。于此类供物中,切花、丸香各表示三毒中之贪、瞋;对此,散香则表示痴。..

敦煌学

敦煌学之内容包括敦煌石窟藏书、壁画、雕塑艺术等,门类甚广,其研究范畴就广义而言,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宗教、文学、美术等之综合研究;狭义而言,乃指对敦煌文献如藏书卷子之..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