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荼罗仙

梵名 Mandra。意译弱声、弘声。又作曼陀罗仙。南朝译经三藏。扶南国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二年(503)来华,献贡梵经、珊瑚佛像。不久,奉敕与僧伽婆罗从事译经,译出宝云经七卷、法界体性..

曼荼罗四轮

据毗卢遮那成道经载,有胜义、世俗二谛之修行,世俗谛修行乃依金、水、火、风四轮以为曼荼罗,即:(一)本尊为黄色,住地轮曼荼罗,其形为方,称为金轮。(二)本尊为白色,住水轮曼荼罗,其形圆,..

曼荼罗身

即从身而示现曼荼罗诸尊。密教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以后,阿阇梨以(aj,暗)字加持于弟子顶上,而流现胎藏曼荼罗诸尊。即观 字于顶上,为中胎藏,由字生三重火焰,一重遍绕咽上,其光所照,现..

曼荼罗供

又作曼陀罗供。略称曼供。即供养两部大曼荼罗之法会。一般于法堂落成、新造佛像开眼,或诸山开创纪念等,多修此法会。法会时,于坛内悬挂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曼荼罗,由供养导师修两部合行之秘法..

曼荼罗通三大

指曼荼罗通于体、相、用三大。曼荼罗,为密教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然所含语意与用例不限于此,如轮圆具足、极无比味、无过上味、聚集,发生、坛、道场等,均为常见之译语。大,周遍..

祖越寺

位于辽宁千山无量观西阁下。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于明代即负盛名,清代之后渐为无量观所取代。现存大殿三间。环绕祖越寺和无量观周围,有玉皇阁、罗汉洞、八步紧等二十四景。罗汉洞中排列罗汉十..

祖意

禅林用语。为祖师西来意之略称。历代禅门祖师所传佛法之意;因祖祖相传,直指心印,故称祖意。又以教禅相对,故天台、真言等诸家之意,称为教意;教外别传之禅旨,则称为祖意。 p4242 ..

祖像

又作祖影、祖师像。即绘画或雕刻的祖师之肖像。此类绘像或雕像,我国古来甚盛行。据佛祖统纪卷五十三之载,唐中宗尝命画工于林光殿之壁面绘上译经诸师之像。敕修百丈清规卷上尊祖章序亦载,祖堂..

祖灯

列祖之法灯。谓历代祖师,师资相承,如灯火之相续不断。[碧岩录第二十则] p4242

祖灯大统

凡九十八卷,另有目录二卷。清代曹洞宗僧位中净符编撰于康熙十一年(1672)。明末临济宗僧费隐通容于五灯严统一书中,主张青原行思之派下唯有曹洞宗,其他临济、沩仰、法眼、云门等四家皆属于南..

祖觉

(1087~1150)宋代僧。嘉州龙游人,俗姓杨。号痴庵。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出家后参究华严宗旨,依圆悟于钟阜,世称觉华严。后居眉州中岩寺,大弘清凉(华严)之教。尝修北宋僧史,著有华严集..

梵语 deva。超越人格的一种宗教信仰之对象。一般被视为不具物质躯体,然非不具躯体形象;不受自然规律所限制,能对物质世界施加影响,直至主宰物质世界之一定部分或全部。神的观念自原始宗教发..

神人

为菩萨本业经所举的佛十名之一。与大圣人、大沙门、众祐、勇智、世尊、能儒、升仙、天师、最圣等名,并称为佛之十名。又新华严经卷四十二所载之佛十名则异于上记所说,而为如来、佛、法师、一切..

神力

梵语 rddhi,巴利语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

神分

又作神下。意谓将法施分与天地诸神。修密教行法之际,为除尽恶神之障碍、祈请善神之保护,特向诸天或神祇读经,使其听闻佛法得法乐。一般皆诵般若心经一卷,称为神分心经。行于行法之初或表白之..

神文表白

密教修法之仪式。即于修法之先,诵神分以求诸天善神之保护,次对住持之三宝读表白文。其文表白六事:(一)赞修善之体。(二)叹施主之意。(三)愿成菩提。(四)愿成就听众之愿。(五)言以所修之善根,..

神文表白愿文

于表白之后所读之随愿文。此愿文乃随施主之意愿所造,故称随愿文。 p4245

神王形

佛教塑像之一。为威严的护法神之形像。通常著有甲胄。与忿怒形之动态形像相对,而呈静态形像。此类神王形可参见毗沙门天等四天王与帝释天图像。 p4245 ..

神仙思想

指我国古代之神秘思想。人皆向往长生不老,致产生神仙修炼及仙药之故事。根据考证,西元前三世纪,此种与山岳信仰结合之神仙思想已流行各地,可见于楚辞之昆仑山神仙、庄子之藐姑射山仙人。此一..

密迹力士

梵名Guhyapāda vajra,Sanda(音译散那)。即守护佛法之夜叉神。又作执金刚神、密迹金刚、金刚密迹、金刚力士、密迹士、密迹。据大日经疏卷一载,其为夜叉王,身、口、意等速疾隐秘难了知,故旧..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