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卷十四载,酒有三种,由米麦等谷类酿成之窣罗(梵surā,苏罗),以果实或植物之茎与根酿成的迷丽耶(梵 maireya),而在上述二者未完全酦酵时,可令人生醉,称为末陀(梵 madya)。此外..

酒两

即酒味。我国北方人呼酒味为两。[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二、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 p4336

酒泉

位于甘肃省。酒泉郡乃汉武帝于元鼎六年(111 B.C.)所设河西四郡之一。以其水质香醇若酒,故称酒泉。五胡十六国时代,西凉建都于此。今酒泉县东临弱水,北跨长城,南阻祁连山,西倚嘉峪关,自古..

针孔

于地上立一针,自天上投一丝纤缕,使入针孔,其事甚难,以此比喻人身之难得。[法苑珠林卷三十一] p4336

针芥

又作针锋。仰一针于地,自天上投一芥子,欲适巧投中针锋甚难,以此比喻值佛出世之难。[南本涅槃经纯陀品、摩诃止观卷五] p4336

针筒

又作箴筒。装缝制法衣用针之容器。一般有铁、铜、铅、竹、木等多种,然律制中言其为象牙骨角之类所作,非任意为之。 p4336

闪多

梵语 preta 之讹译。即饿鬼。正确译作闭多。又作毕利多、薜荔多、弥荔多。为八部鬼众之一。[立世阿毗昙论卷六] p4337

闪电光

比喻情势之神速、猛烈。五灯会元卷七(卍续一三八·一二七下):“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p4337

于一定区域所规划之建筑物。唐时对官舍寺宇皆用此称呼,如翻经院、戒坛院、禅院、律院、书院等。翻经院之名早为玄奘译场所用。有关院之梵语有二:(一)ārāma,音译作阿罗摩,意指园,然历来皆..

院内道行杂作衣

三衣中安陀会之异名。安陀会为五条衣,乃袈裟中之最下者,惟独居院内或行道时着用,入聚随众时不得穿着,故称为院内道行杂作衣。(参阅“三衣”551) p4337 ..

院主

又作寺主、住持。禅家监事之旧名。今之监事,古称院主或寺主,后又称住持为院主,故改称原有之院主为监事。今称院主则为住持之意。[释氏要览卷下、续高僧传卷十九] p4337 ..

院号

(一)寺院之别称。有独立之堂舍;也有附属大寺院之堂舍。前者如唐代桂琛之漳州罗汉院、宋代汾阳太子院;后者如唐玄奘所建之大慈恩寺翻经院。现代台湾佛教界,亦有以院称寺者,如台北市弘法院、观..

除一切恶趣菩萨

除一切恶趣,梵名 Sarvāpāyajahah。又作破恶趣菩萨、舍恶道菩萨。略称除恶趣菩萨。为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除盖障院九尊中,东面第二位。又为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中,东面第三位。以能舍一..

除一切忧冥菩萨

除一切忧冥,梵名 Sarva-?okatamoghāta-mati。又作除一切忧恼菩萨、除忧闇菩萨。略称除忧冥菩萨。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最上端九尊中,东方之第一尊。又为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中,东面南..

除一切热恼菩萨

除一切热恼,梵名Sarvadāhapra?amita。又作折诸热恼菩萨。略称除热恼菩萨。为密教现图曼荼罗除盖障院东之第八位。此尊以破除众生之一切热恼为本誓。密号离怖畏金刚。其形像于现图曼荼罗中,身..

除十节

梵名Da?ahārā。印度教节日。源于古代对河川女神之祭仪。每年阳历五、六月举行。印度教徒认为此时在恒河等圣河中沐浴,可消除秽语、谎言、诽谤、骚语、盗窃、暗害、盲从、贪欲、恶意、愚妄等十..

除夜会

即十二月晦日所修之法会。十二月三十日之夜,祭祖聚饮,此为我国之传统风俗。近世寺院于每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开浴结算,岁除之日,于佛殿、祖堂等处,设香花、果品斋供,将午鸣鼓,集众举香赞,念..

除宗有法

因明用语。为因明论式中,对“宗同品”的规定作法之一。即因明论式中,仅能取宗(命题)中所未说及之事物作为宗同品,不得将宗中已有之法亦置于宗同品之列。如立“声是无常”之宗,照宗同品之意..

除散乱心印

又作弥陀定印。能使行者消除散乱心而入于三昧之印。结此印时,先舒左手五指,安于脐轮之前,次舒右手五指,安于左掌上。结此手印可入于西方无量寿如来之三昧。[摄真实经卷中] p4340 ..

除疑怪菩萨

除疑怪,梵名 Kautūhalah。又作除疑盖菩萨。大众若有疑怪之事不能决了,此菩萨即往其所,为不请之友,常断除一切众生之疑网;因常能断除一切众生疑惑,故称之。安置于除盖障菩萨之右。密教胎藏..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