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俱婆童子

乌俱婆誐,梵名 Ukubhaga。又作忧丘婆丘童子。为密教不动明王之使者八大童子之第五。此尊系由不动真言之归命句中所衍生者,通常表不动之金刚波罗蜜(菩提心行);其乌俱婆誐一词,乃含超越住世..

昙摩华

梵语 padma。又作波头摩华、钵特忙华。译作赤莲华。属睡莲科,学名 Nelumbium Speciosum, Will。产于印度、马来半岛、中国、日本、澳洲等地。栽培于池沼或水田,根茎肥大可供食用。叶呈圆形,直..

真性

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 p4214

真雅

(801~879)日本真言宗僧。空海之弟。早年随侍空海,研习密教。后奉空海之命,掌管弘福寺、东寺之经藏。历任东大寺别当、东寺长者。曾为藤原良房创建贞观寺,又获清和天皇之皈依,于宫廷中备受..

真不博金

禅林用语。真鍮外形似金而全无金之成份,故不可混同或取代金之价值。在丛林中,每用以譬喻愚智、邪正之不可混同及无可比拟。 p4229 ..

破堕

唐代嵩山破灶堕和尚。不称姓氏,言行难测,师事嵩岳慧安禅师,隐居嵩岳。山中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僧入庙,以杖击灶三下云(大五一·二三二下):“咄..

神本佛迹

乃日本佛教特有的主张之一,与“本地垂迹”说相对。一般之本地垂迹说是佛本神迦,即佛菩萨为本地,神祇为垂迹、化现,然日本主张神本佛迹,即以神祇为本地,佛菩萨为垂迹。此一说法盛行于日本南..

竮

又作伶俜。步行踉跄之谓。法华经信解品(大九·一七中):“[伶-亻+立]竮辛苦五十余年。” p4274

轩钵

托钵之际,挨家挨户诵经乞食,称为轩钵。乃“连钵”之对称。(参阅“连钵”4809) p4325

迹化

“本化”之对称。谓垂迹之教化。初地以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应化身,以化导众生。又以法华经可分为本迹二门之教化,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 p4325 ..

迹本

即诸家释法华经时所判之迹门、本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迹门之法华,谓如来成道后至法华会座间四十余年之说法,开三乘法为权方便,以显一乘法之真实义,所说之..

骨笔

折骨为笔,书写佛经。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九上):“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 p4353

骨琐天

骨锁,梵名 ?ajkara,音译作商羯罗。又作骨琐天。为大自在天之化身。然于密教则谓大自在天为大千世界之主,商羯罗天为一世界之主。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九二下):“商羯罗者,此云骨琐..

健驮梨

梵语 gāndhāri,巴利语 gandhārī。为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说之咒术名。论中并谓,持此咒能腾空自在,即具有“三示导”中“神变示导”之神通力。关于此一名称,据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七载,有二说,..

乌尤寺

位于四川乐山县凌云山南方之乌尤山上。乌尤山突出江滨,形如犀牛,故又称乌牛山。山上古木森森,翠竹幽篁,飞峦叠翠,风景绝佳。乌尤寺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代,北宋改今名。今寺内天王殿、弥勒..

乌心

为大日经所说六十种妄心之一,即常存猜疑惧怖之心相。盖以乌鸟疑念深重,惊怖心强,故喻之。其对治之法,须修安定无畏之心。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一八·三上):“云何乌心?谓一切处惊怖思念。..

乌仗那国

乌仗那,梵名 Udyāna。又作乌孙国、乌长国、乌场国、乌缠国、乌苌国。位于北印度健驮罗国北方之古国名,相当于今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以南之丘陵地带。东隔信度河(印度河)与乌剌尸国及..

乌卡拉

梵名 Utkara,巴利名Ukkala,Ukkalāta。又作郁迦罗。据律藏大品所载,此即提谓(巴 Tapussa)、婆梨迦(巴Bhalliya)二位商人经商之地,彼二人尝于商旅归途中,在佛陀伽耶(梵Buddhagayā)之地..

乌夷国

梵名 Agni。位于新疆之古国名。又作[亻*乌]夷国、乌耆国。以南疆东北部之喀喇沙尔(Karashar)为中心。其东为高昌,西与龟玆为邻。东晋末年西行求法之智严及宝云等,曾于此地出会法显。[汉魏两..

乌臼屈棒

禅宗公案名。乌臼,为唐代之禅僧,乃马祖道一之法嗣。屈棒,毫无理由的棒打之意。此公案以乌臼和一僧之问答,来表示受化学人自在无碍之机境。碧岩录第七十五则(大四八·二○二中):“僧从定州..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