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神

梵名 Gandharva。音译作乾闼婆神。又作香阴神、寻香神、香音神、乐神。八部众之一,为帝释天司雅乐之神名。因乾闼婆神食香,从身上放香之故。[维摩经玄疏卷五](参阅“乾闼婆”4371) p4013 ..

香国

佛国之名。又作香积国、众香国、众香世界。乃香积如来所住之国,为娑婆世界上方过四十二恒沙河之佛土,是世界最香之国。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香袈裟

香染之袈裟。香,乃梵语 gandha(乾陀)之译,系香树名。即以乾陀树皮所染成之黄赤色袈裟,原属佛制坏色之一种,最早流行于印度,为一般僧尼披着。后代则以青黄等非法纯色与其并称;于日本,用..

香偈

又作烧香偈、烧香回向文。于佛前上香时所唱之偈文。礼佛仪式(卍续一二九·一一八上):“(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端身息虑,思念圣德,目睹尊容,双膝着地,手擎香炉,而举偈言)戒香、定香..

香奠

又作香典、香钱、香资、香仪。奠者,荐之意。于佛前或亡者之灵前供奉之香物称香奠。典者,购买物品之意;于灵前以金钱代替香物,称为香典。[禅林象器笺钱财门] p4013 ..

香汤

掺入香料之汤水,称为香汤,用此以洗净身体。古来四月八日佛诞日,即以香汤灌沐佛像,古时用五色香水,后则以甘草及木甘茶煎成甘茶代用。另洗袈裟亦用香汤。在禅宗所用之香汤,系以陈皮、茯苓、..

香汤偈

布萨之际,颂毕香水偈,即作揖长跪于香汤之前,唱颂香汤偈。如偈云(大八二·四三二上):“香汤熏沐澡诸垢,法身具足五分充;般若圆照解脱满,群生同会法界融。”(参阅“香水偈”4009) p4014..

香华

即香(梵 gandha)与花(梵 puspa)之并称。又作华香。多为供佛用。奉施香华,可得十种功德:(一)处世如花。(二)身无臭秽。(三)福香戒香,遍诸方所。(四)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超胜世界,为..

香象

(一)梵语 gandha-hastin,或gandha-gaja。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即指交配期之大象。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载,此时期之象,其力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合十凡象之力仅..

香象渡河

香象渡河,彻底截流;譬喻听闻教法,所证甚深。诸经论每以兔、马、香象三兽之渡河,譬喻听闻教法所证深浅之别,谓兔渡河则浮,马渡则及半,香象之渡河则彻底截流。今人亦谓评论文字透彻称为香象..

香象菩萨

梵名 Gandha-hastin。音译作干陀诃提菩萨、乾陀呵昼菩萨、健陀诃娑底菩萨。又作香惠菩萨、赤色菩萨、不可息菩萨。乃贤劫十六尊之一。列位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之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之第一位菩萨..

香塔

即以香之粉末拌水为泥,作成之小塔。其内安置经文,以之供养礼拜。(参阅“塔”5421) p4016

香筥

盛香之容器。又作香盒、香合、香函、香箱。通常为木制加漆,亦有陶制与金属制。形状以平圆为常见,有大香筥、小香筥之别。原是佛具之一,后世则用于茶席等之用,其形状亦异于昔。[敕修百丈清规..

香尘

六尘之一。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香为其一,乃鼻识、鼻根所缘之对境。尘即染污之义,谓其能染污情识,使真性不能显露。栴檀沉香、饮食之香、男女身上所有香,及一切好恶之香等,皆..

香语

拈香法语之略称。即在禅林之法会、诵经之际,住持拈香时所说之法语。所谓拈,意即以指持取。以拈香之后讲说法语,故称拈香法语。法会之时,住持入堂之后,先拈香,次言七言一句或五言一句之法语..

香厨

僧院之食厨。又作香积。此系出自维摩诘经取香积佛国香饭之典。(参阅“香积饭”4017) p4016

香楼

释尊之遗体火葬时,以香木堆积成台,其高如楼,上置宝棺。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下(大一二·九○八上、九○九下):“尔时一切大众所集微妙香木积高须弥,芬馥香气,普薰世界,相重密次,成大香楼。..

香盘

焚香之盘。又作香台、常香盘。以木或金属作成之方形台,盘中盛香作梵字形,常点火焚之。[禅林象器笺器物门、安斋随笔卷二] p4016 ..

香醉山

(一)香醉,梵名Gandha-mādana,巴利名同。音译作乾陀摩诃术、犍陀摩罗。又作香水山、香积山、香山。于佛教世界观须弥山说中,此山为阎浮提洲最北端之山,其南有大雪山(即须弥山),阿耨达池即..

香灯

谓焚香与燃灯。释惠洪之诗:“一室香灯梦寝余。”谢枋得之圆峰道院祠堂记:“朔望有斋馔,晨夕有香灯,如士大夫之奉家庙。”后世寺庙中掌管佛堂之焚香、燃灯等工作者,亦称为香灯。 p4017 ..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