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界

梵语vāyu-dhātu,巴利语同。四界之一。又称风大。界,含有性、能持、差别等义。风能持自性及所造色而不改,故称风界。其以动转为性,以令物增长为业,是为造作一切物质之四元素之一。[俱舍论..

风屑

指头皮。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卍续一一一·四四一下):“不得抓头,令风屑堕盂鐼中。” p3994

风峪石经

位于山西省太原县西,龙山与蒙山间之盆地有一风洞祠,其内藏置刻有华严经之石柱,石柱高一点四公尺,宽约六公寸,四面刻字,石柱共有一二六(一说一二四)根。其制作年代,据曝书亭集与金石萃编..

风神雷神

梵名Vāyu GarjitaDevatāu。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安置于二十八部众之中。其形像,风神背一袋囊,呈发风之状;雷神则手捧连鼓,呈行空鸣雷之相。 p3995 ..

风航

谓船之顺风航行;用以譬喻净土门之易行。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六中):“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p3995 ..

风际

指风轮之际底。风轮乃世界之最底部,凡成一世界必先立于虚空之上,此虚空者即空轮。依此而上生风轮、水轮、金轮,进而渐生须弥四洲。(参阅“风轮”3995) p3995 ..

风幡话

禅宗公案名。六祖慧能受五祖弘忍付法后,寓止于广州法性寺,于一暮夜,风吹刹幡,闻二僧争论,一僧谓“风动”,一僧谓“幡动”,六祖乃谓(大四八·三四九下):“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风轮

梵语vāyu-mandala。为大地四轮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世界之成必先立于虚空之上,称为空轮,依此空轮而上生风轮、水轮、金轮,合称四轮,四轮之上乃有九山八海。风轮其广无数,厚有十六亿逾缮..

风轮三昧

五轮三昧之一。三昧,禅定之异称。指梵行者修禅定而起之智慧。此智慧圆融无碍,能摧破一切烦恼,犹如风之空行自如而畅行无碍,能动转万物且破坏之,故有此名。 p3995 ..

风轮坛

又作风轮曼荼罗、风坛、半月坛。为密教用于增益法或降伏法之深玄色半月形之坛。风轮为半月形,故又称半月坛。曼荼罗,梵语mandala 之音译,即坛之义。[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大日经疏卷十六]..

风颠

清初僧。陕西人,俗姓李。生卒年不详。十四岁娶妻。十八岁时,一夜猛省万物之无常,与三界之如火宅,乃信口道:“一十四岁配姻缘,可笑夜夜伴鬼眠;四恩无义今宵悟,再不落他火坑间。”即起往西..

飞天

飞于空中,以歌舞香花等供养诸佛菩萨之天人。印度自古以来即盛行飞天之传说,故于各大佛教遗迹中,飞天之壁画、壁雕不乏其例。较著名者,有鹿野苑及秣菟罗博物馆所藏石造释迦说法像,其像之光背..

飞行

自在飞行于虚空。六通中之如意通、神通业者,彼等经行于虚空,犹如飞鸟。[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下] p3996

飞行仙

为楞严经所说十种仙之一。此仙恒常飞行于空中。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五下):“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参阅“十行仙”430) p3996 ..

飞行夜叉

夜叉,梵语yaksa 之音译,意译为威德、祠祭、捷疾。系隶属于毗沙门天,而住于忉利天之鬼类。顺正理论卷三十一(大二九·五一七下):“大势鬼者,谓诸药叉及逻刹娑、恭畔荼等,所受富乐与诸天同..

飞来峰

又称灵鹫山。位于浙江省灵隐、天竺两山之间。峰高不过一六○公尺余,或二百公尺,却以怪石、岩洞称奇于武林诸山。飞来峰处处怪石嶙峋,势若浮悬,形状奇危万态,无一相肖;而藤萝离披,古木穿附..

飞花落叶

谓独觉乘之人,独入于林中,见飞花落叶,感知世间无常之理,因而开悟。 p3997

俱攞

梵语 kūla。指凡夫之小塔。塔上无输盖。据律典记载,若为如来、独觉、阿罗汉、不还果、一来果、预流果等造塔,得采用超过一重以上之相轮;反之,若为凡夫中之善人造塔,可造平头,然不可用轮盖..

飞单

禅林用语。又作日单。丛林中,副寺或库头每日签定全寺收支,呈于方丈,称为日单。因一日所记条目不多,数纸往来如飞,故称飞单。此外,飞单每月一结者,称为月单,每十日一结者,称为旬单。[敕..

飞说破

禅林用语。禅林中,首座与大众来往交锋酬答之际,突然呈出机要法句以挑战之,称作飞说破。 p3997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