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历

即僧籍簿。又作床历。床,指僧堂中之床;历,指记载僧侣履历资料之名册。于禅宗,僧堂中之床位多依照众僧戒腊之深浅而排其次第,一般以首座为首。[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维那条、卷七节腊章夏..

衩衣

又作衩袒。谓不搭袈裟,仅着法衣。缁门警训卷六慈受禅师示众箴规条(大四八·一○七○下):“衩衣登殿(或系“厕”之误),草履游山,莫践法堂,回互耆宿。”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日用轨范条(大四..

枯禅

(一)又作枯槁坐禅。谓放下一切而无为无待之绝对坐禅。 (二)以看话禅立场,诃骂默照禅之默默坐禅,一如枯木。 p3845

阿质达霰

梵名Ajitasena。意译无能胜将。北印度人。据传唐开元年间,于安西(即龟兹)译出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一卷、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一卷。贞元新定释教目..

阿遮一睨

指不动明王闭左眼、开右眼之睥睨貌。不动明王之梵名为 Acala,音译阿遮罗,略称阿遮;一睨,谓明王之左目眇。不动明王闭左眼,表生死世界之迷妄;睥睨右眼,表示断除根本无明之一惑,或表示鉴照..

阿卢那

梵语 aruna。又作阿留那、阿楼那。意译日、将晓、明相。(一)为“红”之形容词。因日出时东天发红,故称红,如红莲花谓之阿卢那花,红香谓之阿楼那香。[四分律开宗记卷三末、慧苑音义卷上](二)..

阿缚卢枳低湿伐逻

梵名Avalokite?vara 之音译。又作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意译观自在、观世音。略称观音。观照世人称其名而垂救,故称观世音。[法华经玄赞卷六、玄应音义卷五](参阅“观世音菩萨”6953) p3674 ..

阿缚罗诃佉

悉昙字 (a)(va)(ra)(ha)(kha)等五字之音译。又作阿缚罗贺迦。于密教,此五字即地、水、火、风、空等五大之种子。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六中):“阿字门为地,嚩字门为水,啰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anuttara-samyak-saj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āsambodhi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

阿耨达池

阿耨达,梵名 Anavatapta,巴利名Anotatta。相传为阎浮提四大河之发源地。又作阿耨大泉、阿那达池、阿那婆答多池、阿那婆踏池。略称阿耨。意译清凉池、无热恼池。据大毗婆沙论卷十五与俱舍论卷..

阿耨达龙王

阿耨达,梵名Anavatapta,巴利名Anotatta。为八大龙王之一。住于阿耨达池,远离三患,于诸马形龙王中其德最胜。据长阿含经卷十八载,阎浮提所有龙王除阿耨达龙外,尽有如下之三患︰(一)诸龙皆被..

阿耨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为坐于岩上而作观海之状。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七下)︰“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盖以巨海、龙、鱼于阿耨达池有因缘,故称阿耨。 p..

阿赖耶识

阿赖耶,梵语ālaya 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

阿输迦树

阿输迦,梵语 a?oka 之音译。又作阿叔迦树、阿舒伽树。意即无忧树。学名Jonesia asoka Roxb。属豆科之植物,产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锡兰(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树干直立,其叶似槐,为羽状复..

阿逾陀国

梵名Ayodhyā,巴利名 Ayojjhā。中印度古国,其地为印度古文明中心之一。又作阿毗陀国、阿毗阇国、阿逾阇国、阿喻驮国、阿迎阇国。意译难胜国、无斗国、靡胜国、不可战国。依据大唐西域记卷五..

阿阇世王

阿阇世,梵名 Ajāta?atru,巴利名 Ajātasattu。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梵 Bimbisāra)之子。略作阇世王。又作阿阇多沙兜楼王、阿阇贳王、阿阇多设咄路王、阿社多设咄路王。意译..

阿阇梨所传曼荼罗

即唐代之密宗高僧善无畏三藏所传之曼荼罗。为密教胎藏曼荼罗之一。阿阇梨,乃指善无畏三藏。依大日经疏卷六所载,此曼荼罗系大日经具缘品、秘密品所说以外之曼荼罗。盖大日经具缘品仅揭举纲领,..

阿阇梨灌顶

为密教重要仪式之一。又作传教灌顶、传法灌顶、付法灌顶。即选择堪任师位之弟子,特设立曼荼罗,引入投花,传授金刚、胎藏两部之极致秘法,以令得阿阇梨师位之灌顶仪式。(参阅“传法灌顶”5390..

阿弥陀二胁侍

又作阿弥陀二夹侍。指侍立于阿弥陀佛两边之观音、势至二菩萨。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下):“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参阅“阿弥陀三尊”3679) p3678 ..

阿弥陀三尊

又称西方三圣。指阿弥陀佛及其二大胁侍。中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弥陀三尊像之式样源于印度,阿旃多石窟第九窟之壁画即保存三尊像之遗品。我国最早的阿弥陀三尊像为东..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