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目天

广目,梵名 Virūpāksa,巴利名 Virūpakkha,音译鼻溜波阿叉、髀路波呵迄叉、毗楼婆叉、毗噜博叉。又作恶眼天、丑目天、杂语主天,或非好报天。为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住于..

广印

(1566~1636)明代临济宗僧。槜李嘉善(浙江嘉兴县)人,俗姓周。字闻谷。别号掌石。十三岁,于杭州开元寺出家,曾参礼西蜀之仪峰及无幻等。后从云栖袾宏受菩萨戒,朝夕请益问道。其后,游五台..

广百论本

全一卷。又称四百论颂、广百论。圣天(提婆)造,唐代玄奘译。约成书于三世纪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由五言之二百偈颂组成,内容分八品,即破常品、破我品、破时品、破见品、破根境品、破..

广百论释论

凡十卷。又称大乘广百论释论、广百论、广百论释。护法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系对圣天所造广百论本之注释书。内容分八品,各品有偈颂二十五首,合为二百偈颂。专为破斥外道、..

广果天

广果,梵名 Brhatphala,巴利名Vehapphala,音译鞞疑呵破罗、惟于颇罗、惟于幡、比伊波罗、维阿钵。又作果实天、严饰果实天、密果天、大果天、广天、极妙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位于第四禅天之..

广空

(1887~1970)福建晋江人,俗姓郑。名照皆,号都了。年二十三,于厦门南普陀寺剃发,二年后,于南安小雪峰寺受具足戒。曾三次朝礼普陀山,后又往九华山及五台山。师栖心净土,以念佛法门为自行..

广长舌相

梵语prabhūta-jihvatā,或 prabhūta-tanu-jihvatā,巴利语 pahūtā-jivha。为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作广长轮相。略称长舌相、广长舌、舌相。诸佛之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如..

广律

指内容详备之律仪,即比丘、比丘尼之生活规矩。佛成道十二年后,弟子中犯过者渐多,佛就所应受持之戒律一一广说;此一一记其事缘,详说戒律之律藏,即称为广律,亦称广教。汉译者有五种,即四分..

广洽

福建人。曾于马来西亚创建弥陀寺。其后任新加坡龙山寺住持、新加坡佛教会副主席等职。 p5994

广修

(771~843)天台宗第十一祖(一说第十祖)。世称至行尊者。唐代东阳夏昆(浙江)人,俗姓留。早年即入道邃之室,研究天台教观。住于禅林寺,日诵法华、维摩、金光明、梵网诸经及四分戒本为常课..

广狭自在无碍门

华严宗新十玄门之第二。此门乃就空间而言。又作诸藏纯杂具德门(古十玄门所称)。广,指一尘一法之力用普遍于一切而无有界限;狭,指一能含摄一切而不失其本位,显现差别之相。故狭能容广,自在..

广祐寺

位于辽宁辽阳城西门外。俗称白塔寺。建于金代(1115~1234)。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重修,供奉自来佛一尊,相传为前代乡民往广宁贸易途中,逢一童子求乡民载赴广祐寺,至则童子化为一金身佛像..

广参

为“独参”之对称。于禅林,众僧齐集参堂,一同参问宗师家,研讨宗趣,称为广参。相对于此,学人单独进入师家之室,呈上自己对公案之见解,则称为独参。又宗师家普为众僧说法,称为普说。[禅林..

广教

佛教戒律有广略二教。佛成道之十二年间,大众清净,无犯过者,故未曾立戒,唯说“诸恶莫作”等教,制诫弟子之行法,称为略教,亦作略戒。十二年后,弟子中违法者渐多,遂广说戒律,一一指出其过..

广略相入

谓广门与略门二者相即相入。广聚八万四千佛法,示诸法种种差别相者,谓之广门;而显示此差别相之平等理者,谓之略门。两门互相融通,则谓之相入。如极乐世界之种种庄严事相与无形相之真如理体,..

广胜寺

位于山西赵城县霍山之南。相传该寺创建于后汉建和(147~149)年间,但无确证。据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周晋州霍山南塔缘中谓,其塔属阿育王塔之一。据唐大历四年(769)敕建广胜寺牒载,..

广博仙人

广博,梵名Vyāsa。为印度六派哲学中吠檀多学派(梵 Vedānta)之祖跋多罗衍那(梵 Bādarāyana)之别号。又称毗耶娑仙人、婆耶娑仙人、毗阿沙仙人。vyāsa 一语本有编者、整顿者之义,系印度..

慧球

(一)(431~504)南朝刘宋时代僧。扶风郡(陕西泾阳)人,俗姓马。十六岁出家,从学于荆州竹林寺之道馨。继入湘州麓山寺专修禅道。复与同学慧度入京师咨访经典。后往彭城,从僧渊学成实论。大明..

慧理

晋代僧。西印度人。生卒年不详。于咸和(326~334)初年来中国,初住杭州时,见其地山岩秀丽,遂建灵鹫、灵隐二刹。师常晏坐于岩中,故世人称其处为理公岩。[释氏稽古略卷四、浙江通志] p6044..

慧皎

(497~554)南朝梁代僧。上虞(浙江)人,姓氏不详。住会稽(浙江绍兴)嘉祥寺。学通内外,博究经律。春夏二季以弘法为务,秋冬则潜心著述。以宝唱所撰之名僧传有杜撰之失,乃搜罗诸录,广询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