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māna,巴利语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以之为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五十一心所中的六根本烦恼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

慢山

比喻憍慢之心高耸,犹如山一般,傲视一切。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五六上):“慢山上耸,俯视于人物;我室四蒙,包藏于见爱。” p5813 ..

慢坑

比喻憍慢之心如深坑。摩诃止观卷十下(大四六·一三六中):“胜者堕慢坑,负者堕忧狱。” p5813

慢见

十种见之一。与“慢”同义。即心生憍慢,凡事认为自己优胜,而视他人为低劣。小乘俱舍宗与大乘唯识宗,皆以此通于见所断及修所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阅“十随眠”499) p5813 ..

慢使

十使之一。慢惑能驱使人之身心,故称慢使。在十使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者,动念即生,为惑性之锐利者,称为五利使;对此,慢与贪、瞋、痴、疑等,皆由推求身见等而生,其..

慢金刚

梵名Māna-vajra。又作金刚慢、金刚傲、意气金刚、金刚欲自在。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一。标示“慢”即菩提深密之理趣。位于理趣会中尊金刚萨埵左方之月轮内。据理趣经十七圣大曼荼..

慢想

憍慢之想。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大四七·一一○上):“等心起敬,勿生慢想。”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大一二·七五三下):“其心初无憍慢之想。” p5814 ..

慢幢

比喻憍傲高慢之心,如说法时高耸之幢。六祖坛经(大四八·三五五中):“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p5814

惭愧

惭(梵 hrī)与愧(梵 apatrāpya)之并称。心所之名。为说一切有部大善地法之一,法相宗善法之一。即羞耻过罪之精神作用。又作有惭有愧。为“无惭无愧”之对称。俱舍论卷四对惭、愧举出二释,..

截雨咒

祈雨停止之神咒。密咒圆因往生集举出其咒文(大四六·一○一三上):“唵 萨唥末 麻马合啰麻帝 吃呤帝 吽,某甲等愿拥护如此神咒。”此咒可诵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 p5814 ..

摸象

又作扪象、众盲(群盲)评象。即众盲唯摸象体之一部分,因而各执异说。以此比喻外道、异学之徒不知一切法之实义,而相互是非;亦用以比喻修学佛道者拘泥于佛经或祖论等文字言句之一端,而不知佛..

折本

我国书册装订形式之一种。又作折本、旋风装、旋风叶。即将长卷折叠,以便伸缩检阅。如经典、奏章、字帖即多用折本。此为我国所独有之书装形式,约发明于宋代,系卷子本之变形,每隔数行文字即将..

折佛

又作印佛。雕板佛像,折写于纸、绢等之上而供养之,称为折佛。于供养死者、祈求疾病痊愈、诸怨降伏等时,常用此折佛,将佛、菩萨、天部、高僧之画像印于纸上。系造佛最简易之法。自古行于印度,..

敲枷打锁

禅林用语。譬喻打破断灭顽空之枷锁,从烦恼执着之系缚中解脱而出。续传灯录卷三十四密庵咸杰章(大五一·七○四中):“将来敲枷打锁则不无。”意即敲打枷锁,使之解脱。[五灯会元卷二十、五家..

敲唱

为禅门曹洞宗之家风。敲,指学人叩师家之门以问道;唱,指师家回答以接引之。学人、师家之间亲密无隙,即称敲唱俱行,系洞山良价三种纲要之一。宗门十规论(卍续一一○·四四○上):“曹洞则敲..

榜状牌示

为丛林行事时,以知单或贴榜、书状、牌示等通知大众之方法。如住持宴请首座或远来尊宿等之茶汤,皆开列名单,由侍者报知,称为知单。又住持、库司招待大众茶汤之请柬,则用榜;首座请柬,则用状..

榜排手

千手观音四十手之一。榜排,又作傍牌、彭排、彭旁。榜,以盾排御敌之义;排,同牌,即指盾。若人欲避除一切恶兽,应当修榜排法。[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荣西

(1141~1215)日本临济宗开祖。备中吉备津人,俗姓贺阳。字明庵(世又称明庵荣西)。十四岁,于比睿山出家受具足戒。十九岁,学天台宗教义,并学密教。仁安三年(1168)来宋,至天台山求法,得..

槐安国语

凡七卷。日僧白隐慧鹤(1685~1768)着,一诺编。日本宽延三年(1750)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系慧鹤评唱大灯国师宗峰妙超语录之作,文中“○”符号下之短语即其揭示宗乘旨要之心得。慧鹤..

槌砧

即在律院、禅堂众僧齐集时用来令大众静肃之敲击器具。又作槌静、椎砧、槌墩。槌,指敲击之工具;砧,指承受槌击之小木台。槌系以短木柄贯穿之,砧则呈裤状,二者皆为八角形之木制物,象征佛教宇..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