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具

又作法具、佛器。用于庄严佛前,或法会、修法时所用之器具。即天盖、幢、幡、华鬘、斗帐、法螺、木鱼、钟、鼓、铃、香炉、花瓶、烛台等物之总称。对此,僧尼所用之衣、钵、数珠、如意、拂子、坐..

佛典释例

一般作经论之解释,先说明题号、大意(称为玄谈、玄义),其次用逐文解释(称为入文解释、随文作释)之方式。以智顗大师所著为例,法华玄义系解法华经之玄义,而法华文句则为入文解释。智顗论玄..

佛性

梵语 buddha-dhātu 或buddha-gotra。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

佛性论

凡四卷。世亲(梵 Vasubandhu,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阐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内容由缘起分、破执分、显体分、辨相分..

佛所行赞

梵名Buddhacarita,西藏名 Savs-rgyas-kyi spyod-pa shes-bya-bahisan-vag chen-po。凡五卷,二十八品。印度马鸣菩萨造,北凉昙无谶译。又称佛本行赞、佛所行赞经、佛所行赞传、佛所行赞经传、..

佛果

(一)指成佛。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佛为万行之所成,故称佛果,即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亦即从修行之因到达佛果之位,又指从声闻、菩萨之位至无上正等正觉之位。证得佛果之..

佛法

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

佛法大明录

凡二十卷。宋末圭堂居士撰。内容包括明心、净行、破迷、入理、工夫、入机、见师、大悟、的意、大用、真空、度人、入寂、化身、篇外杂记等十余项,皆为著者修行禅法之心得,书中引用八十余种禅录..

佛法六名

尊重佛陀所说法门而立之六种别名。(一)善说,以诸法之实相说诸法。如以不善法说不善相,善法说善相。(二)现报,于现世得果报。如朝受教,夕得道;或夕闻法,次晨得益。(三)无时,不待日月星辰之..

佛法死人

指违犯小乘戒律所严加禁制之杀人、淫乱、窃盗、妄语等四种重罪之人。为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说。于小乘戒律中,僧众若触犯上述四重罪之一,于佛法中,即犹如死罪,称为断头罪,不得以忏悔法补救去罪..

佛法金汤编

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教有关之帝王、名家之传记及语要,凡三九八人,各传之终皆明载典据。心泰之时..

佛法真如

佛法,指佛所具足之五智、三十七智等智,此智系识大(第六大)之智德;真如,指佛所证之理,此理系地水火风空等前五大之理德。合此理、智二德,即为众生本来色心实相之体性。 p2637 ..

佛法无边

佛法,指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其所表达之佛教真理。谓佛教之真理广大无边,非任何世间之道法、典籍所可比拟、局囿者。大乘起信论因缘分(大三二·五七五下):“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

佛法寿命

即指戒律。戒律乃佛陀为防患佛弟子违犯身、口、意等三业之过失所设立之禁戒,佛弟子若能依之修行,可获得清净,开发智慧,入于各种禅定境界,故知戒律为佛教徒追求正顺解脱之根本。戒律若能久行..

佛物

属佛之物。与法物、僧物同为三宝物之一。三宝物严禁互相混同使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一载列四种佛物:(一)佛受用物,指佛受用之殿堂、衣服、床帐等。(二)施属佛物,指施予佛之钱宝、田..

佛知见

梵语tathāgatajāna-dar?ana。指诸佛如来照见诸法实相妙理之知见慧解。此系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知”;亦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言“见”。盖所谓“佛之知见”,乃..

佛门

佛之法门、佛教之门。又作释门、法门、缁门、玄门、真门、道门、空门、谛门、祖门、宗门。依三论玄义,知菩萨之造论,即为开显诸佛之教门,此教门即法门之意。后代“佛门”一语,主要为佛教对于..

佛陀

梵名 Buddha,巴利名同。又作佛驮、浮陀、浮头、没驮、步他、馞陀、复豆、浮屠、浮图。意为觉者、知者。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一)指释迦牟尼。(参阅“释迦牟尼”6824)(..

佛陀三劝

指佛陀和尚之三种称名。据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法门佛陀章载,凤翔府法门寺之佛陀和尚,常持一串念珠,称念三种名号: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终而复始,事迹异常,时人不可测,惟称其称念为“佛陀..

佛陀什

梵名Buddhajīva。五世纪北印度罽宾国人。又作佛驮什、佛大什。意译为觉寿。幼受业于弥沙塞部之僧,专究律部,兼达禅法。刘宋景平元年(423)始来我国扬州,十一月应琅玡王练及道生等之请,于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