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

佛之光明。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 p2620

佛光山寺

台湾佛教名刹。位于高雄县大树乡境内,占地五十余公顷。1967年,由星云大师开山创建。为综合教育、慈善、文化、朝圣等并行发展之现代新兴道场。以推动人生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为宗旨。(一)建筑:..

佛光寺

(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北魏孝文帝,历史悠久,世称“先有佛光,后有五台。”中唐时,该寺规模宏伟,彩塑精妙,闻名于世。至武宗诏令毁佛,寺内一座三层七间,高三十点四公尺之弥勒大阁被毁。..

佛光国师语录

凡十卷。全称敕谥佛光圆满常照国师三会语录。又作佛光圆满常照国师语录、圆满常照国师语录、佛光和尚语录、佛光禅师语录。宋代临济宗僧无学祖元(1226~1286)撰,一真、一愚等编。日本享保十一..

佛印

(一)佛之印契。 (二)雕小形之佛像,而印于纸上,称为佛印。一般印一寺之本尊于纸片上,分赠参拜者,或印于祈祷文及纳经帐上。又古写之佛名经,于佛名下均加佛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法苑珠..

佛向上事

略称“佛向上”。谓成佛虽为修行之理想,然真正之修行并不执著于此,而应超越此一境界。此语出自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示众法语。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洞山良价章(大五一·三二二下):“体得佛向上..

佛名会

又作佛名忏悔。读诵佛名经,称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名号,以忏悔灭罪之法会。五、六世纪顷盛行于我国,东晋以降,以贤劫千佛名经、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为始,曾陆续翻译编集各种佛名经典,初期..

佛名经

凡十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中列举数千佛、菩萨及辟支佛之名,谓受持读诵诸佛名号而思惟赞叹者,能得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罪,于未来世得无上菩提。有关诸佛之数..

佛地经论

梵名Buddhabhūmi-sūtra-?āstra。凡七卷。亲光等菩萨造。唐代玄奘译。略称佛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佛地经之论释。作者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释..

佛成道日

指释迦佛成道之日。又称成道会、成道节、腊八。对此,经论有数说,长阿含经卷四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谓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般泥洹经谓四月八日,大唐西域记作三月八日或三月十五日,俱舍法宝..

佛曲

以乐曲旋律配以佛经偈颂谱成之歌曲;或描述佛教精神之乐曲。据毛奇龄所著西河诗话载,佛曲在隋、唐即有,非始于金、元,如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调;释迦文佛曲、妙华佛曲..

佛有五事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载,五事即:(一)当转法轮,谓佛陀既已成道,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轮,度五比丘等。(二)与父说法,谓佛陀既已成道,念父恩最重,当与说法,令其..

佛行离地三意

佛陀行走时,足不着地有三种意义,即:(一)地有虫,谓地上有虫,或伏或走,佛陀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去地四指。(二)地有生草,谓地上有草,依之生长,佛陀欲全其生意,故行时足不着地..

佛佛

诸佛之意。有关之用语极多,例如佛佛祖祖,即指过现未之十方诸佛及历来诸祖;佛佛大道,指诸佛诸祖之德业行履;佛佛要机,指诸佛诸祖成佛的枢要之机;佛佛授手,指佛亲自授手,表示向其他诸佛嘱..

佛弟子

佛陀之弟子。如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其后则广指信仰佛陀之教法者。(参阅“十大弟子”369、“师弟”4095、“释”6817) p2627 ..

佛戒

(一)乃开发众生本有佛性至佛果之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又称佛性戒、佛乘戒、一心戒、金刚宝戒、菩萨戒。系大乘戒之总称。盖一切意、识、色、心皆摄入此佛性戒中,故众生受持佛戒即入诸..

佛足石

又作佛足迹、佛脚石。即雕有佛陀足跖,以表千辐轮等妙相之石。见佛之足跖而参拜,如同参拜生身之佛,可灭除无量之罪障。印度、中国、日本,古来即有佛足石,崇敬佛足石之风亦甚普遍。初期印度之..

佛身

梵语buddha-kāya,巴利语同。指佛之身。有关佛陀生身之殊胜及其实身之种种考察,称为佛身论。溯自释尊在世或灭后不久,世以释尊非为常人,其身超越常人而圆满、清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并..

佛事

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

佛供

谓以米饭供养佛、菩萨。又作佛饷、佛饭、熟佛供。供养仪式(大一八·一八○下):“凡所供养物,但除五辛酒肉等不净者;其供养器,皆用金、银、铜、铁、瓷等,余者悉不堪用;其坛内供养诸味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