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意为不论佛陀出现世间与否,诸法之性相常住,无有变化、增减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二上):“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

有作无作

为有作与无作之并称。意指有所造作及无所造作。据中阿含经卷十弥醯经载,佛之境界是无为无作,凡夫之境界则是有为有作。另据佛藏经卷上念僧品载,本来无所有之法,因有所得之人分别计著于有我、..

有见

(一)梵语astiva-ni?rita,巴利语 atthitā。指执著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解,如认为吾人固定不变,我体常存;又如主张“人常为人,畜生常为畜生,贫富..

有身见

梵语satkāya-drsti,巴利语 sakkāya-ditthi。音译作萨迦耶见、飒迦耶见、萨迦邪见。意译作虚伪身见、坏身见、移转身见。为五见之一,十随眠之一。即认为身为五蕴之集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故..

有取识

指有烦恼之识。取,烦恼之总名。据俱舍论卷三十载,于命终时,有众多之引业种子会牵引死者轮回于六道中,而此有取识能明了重业、近起业、数习业等三种业种子,而先引其果,其余则否。三种业种子..

有宗

指主张诸法为“有”之宗派。又作有教。与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空宗”相对。佛教解释宇宙万有之立场,原不偏于有、空之任一者,然有宗之说,则偏于现实形相之有,此说以小乘之说一切有部(..

有念

以具体之事物为修观之对象,称为有念。反之,体观真如本性,称为无念。在净土门中,以凡夫之散乱心所修之散善,称为有念;以将心集于一处所修之定善,称为无念。盖有念、无念二者,乃随应众生根..

有性

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而无出离解脱之性,惟乐欲生死,不欣求出离,称为无性。无性即指“一阐提”,关于“一阐提”能否成佛之说,各宗派有不同之见解。[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卷三十..

有所依

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称有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举出心、心所法之别名有有所缘、相应、有行、有所依等。有所依,即指一类之法,托众所依而转差别之意。又据成唯识论卷..

有所得

梵语prāpti。为“无所得”之对称。即无法体悟绝对平等、无二无别之真理,而有所执取;亦即分别有无、一异、是非等之二相,而有取舍之念,称为有所得。若离开有、无等相对之观念,而体悟空之真..

有所缘

为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缘之境,故称有所缘。所缘,谓心识攀缘寄托之境界,如眼识缘于色,耳识缘于声等。而心识以外之物,则称为无所缘,以其被心识攀缘,而不能自攀缘之故。[..

有所断者

为等觉位之异称。据南本与北本大般涅槃经梵行品所载,等觉位虽邻近于妙觉位而称为觉,然仍须断一品微细之无明及习气,故另立“有所断者”之名,以别于妙觉位。(参阅“等觉”5175) p2433 ..

有果

为有为法之别称。有为法,谓因果生灭相续,必有结果,故称“有为法”为有果。俱舍论颂疏卷一(大四一·八一九中):“有为有果,无为无果。是故有为,名为有果。”(参阅“有为”2445) p2433 ..

有法

(一)全称有体法。为“无法”之对称。指存在或实有之法。唯识家认为现在十八界之法有体性,故称有体法;无为法亦含摄于有体法中。反之,过去、未来及龟毛免角等法无体性,故称为无体法(无法)。..

有法自相相违过

因明用语。又称有法自相相违因(梵dharmi-svarūpa-viru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因(理由)的四相违过之第三项。有法,指宗(命题)之前陈(主词);自相,指宗前陈所陈述之事件;相违,互相矛..

有法差别相违过

因明用语。又称有法差别相违因(梵dharmi-vi?esa-viru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因(理由)的四相违过之第四项。乃缺乏因三相中后二相所形成之过失。有法,指宗(命题)之前陈(主词);差别,指..

有法意许

因明用语。于因明论式中,立者(立论者)于宗(命题)之主词(有法)隐含别种意见,称为有法意许。如四相违过中之有法自相相违因与有法差别相违因,即系敌者(问难者)看破立者有法意许,而以立..

有空

为“空有”之对称。有者,指现象界所罗列之万物之相;空者,指一切现象存在之实体毕竟空无。有即是空(真空),称为有空;空即是有(妙有),则称为空有。 关于有、空二者之关系,据肇论第二不..

有门

为天台宗所立四门之一。即观诸法为有,以作为入道之法门。亦即观因缘生灭诸法为有,破除十六知见等,并发起真无漏智,以了见“偏真之理”。于天台四教中之三藏教,如毗昙、俱舍等宗多侧重有门。..

有待

指人之身体。人体每有待于食物、衣服等之资养而生存,故称有待。摩诃止观卷四上(大四六·三六上):“有待之身,必假资藉。”此外,有待之依身,指藉种种资缘以确立此身之义;有待转变,指身体..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