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圆满

【舍圆满】 p0973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舍圆满者:谓于福田,而奉献故。

舍觉支

【舍觉支】 p0973法蕴足论八卷三页云:云何舍觉支?谓有苾刍、思惟断界,离界,灭界。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彼作是念:我今应于顺贪顺瞋顺痴诸法,离贪瞋痴。由此发起..

舍戒四种

【舍戒四种】 p0974瑜伽七十五卷三页云:又舍因缘、略有四种。一者、决定发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于有所识别大丈夫前,故意发起弃舍语言。三者、总别毁犯四种他所胜法。四者、若以增上品缠、..

舍俱行三摩地

【舍俱行三摩地】 p0976瑜伽十二巻十四页云:云何舍俱行三摩地?谓第四静虑以上诸三摩地。

舍根惟善业感

【舍根惟善业感】 p0976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巻十页云:问:何故舍根、唯善业感;非不善耶?答:舍根行相、微细寂静,智者所乐;故善业感。诸不善业、性是粗动。故不能感舍受异熟。..

舍与不成就差别

【舍与不成就差别】 p0976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巻十六页云:问:舍不成就,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名舍,名不成就。如是等、如前得成就相违,应广说。..

贪欲增上果

【贪欲增上果】 p0978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一切盛事、年时日夜月半月等,渐渐衰微,所有气味、唯减不增;如是一切、是贪欲增上果。..

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p0979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贪欲生已由五因寂静

【贪欲生已由五因寂静】 p0979瑜伽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贪欲生已由是寂静?谓五因故。一、由作意思惟不净,二、由作意思惟于苦,三、由作意思惟无我,四、由系念多修厌离,五、由随眠无余永灭。..

众生邪执

【众生邪执】 p0980显扬十六卷三页云:众生邪执者:谓于诸蕴,执有有情、作者、受者。

众共施设言论

【众共施设言论】 p0981瑜伽十六卷四页云:众共施设言论者:谓于六种相状言说自性,假立言论。六种相状者:一、事相状,二、所识相状,三、净妙等相状,四、饶益等相状,五、言说相状,六、邪行..

众生存活住持安隐

【众生存活住持安隐】 p0982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页云:问:依何根处,说如是言:众生存活住持安隐?答:依命根说。有诸气息,故名众生。思虑相应,故名存活。等余而住,故名为住。增上而转,故说名..

欲取

【欲取】 p0983如四取中说。二解 如取支差别中说。三解 法蕴足论十卷二十七页云:云何欲取?谓欲界系除诸见,余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欲取。四解 集异门论八卷六页云:云何欲取?答:除欲界系诸..

欲暴流

【欲暴流】 p0983如四暴流中说。二解 集异门论八卷五页云:云何欲暴流?答:除欲界系诸见无明,诸余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欲暴流。三解品类足论七卷六页云:欲暴流云何?谓除欲界系见及..

欲邪行罪

【欲邪行罪】 p0985瑜伽五十九卷十六页云:复次若行不应行;名欲邪行。或于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如是一切、皆欲邪行。若于母等、母等所护,如经广说;名不应行。一切男及不男,属自属..

欲色界菩萨

【欲色界菩萨】 p0987雑集论十三卷十一页云:欲色界菩萨者:谓与灭离无色界生静虑相应,住静虑乐而生欲界,或生色界。问:何缘菩萨不生无色界?答:若已证得最胜威德菩萨,凡所受生、皆欲利益安..

欲色界中各有三种作意

【欲色界中各有三种作意】 p0990俱舍论七卷十五页云:于欲界中、有三作意。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生所得。色界亦有三种作意。一、闻所成,二、修所成,三、生所得。无思所成。举心思时,..

欲贪緾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

【欲贪緾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 p0992瑜伽十七卷十四页云:又此欲贪缠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得。一、于异生相续可得,二、于有学相续可得。虽有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然于..

得因

【得因】 p0992瑜伽五卷八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耶?答声闻独觉如来种姓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故;烦恼离系,证得涅槃。内分力者:谓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

得非得差别

【得非得差别】 p0995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一页云:问:得、非得、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名得、名非得。复次得、有漏,无漏;非得、惟有漏。复次得、善,不善,无记;非得、惟无记。复次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