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想

指对坚冰之观想。此乃为入正观之一种方便观,藉此观想可入极乐世界之真观。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上):“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p2200..

列子

(一)战国时郑人。姓列,名御寇。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约后于老子,先于庄子,即西元前四世纪时。著有列子一书,崇奉道家之言,今证实此书大多为后人之假托伪作,至于其人之有无,则尚待考证。然..

列祖提纲录

凡四十二卷。清代僧呆翁行悦(1619~1684)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行悦二十年间云游四方,广收博录诸祖师耆宿之殊言异行,或以事集言,或因言立事,随见随记,而无古今、尊卑、世次、宗派..

劣慧

全称有漏无染劣慧。指尘沙惑之体。盖此惑之体为不染污无知,故为有漏;非润生之烦恼,故为无染;于化他法不能堪任,又于一切事不勤求了解,故称劣慧。此外,据佛地经论卷一所举,下劣之智慧,称..

劣应身

天台宗将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萨所见佛之应身,分别为胜、劣二种。劣应身者,即藏教之教主,示现丈六之相,居四土中之凡圣同居土,故又称丈六身佛、劣应丈六身佛。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五上):..

匡仁

唐末五代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详。又称光仁。出家后,参谒香严智闲等人,后嗣洞山良价之法,住抚州(江西临川)之疏山,建疏山寺,举扬洞山宗风。世称抚州疏山匡仁禅师,或称疏山、疏山。因其身形..

印可

指印证认可。即弟子修道成就时,为师者加以印证过后,承认、许可其所悟境界之意。此词屡见于维摩经卷上之经文。禅宗、密教亦常用之,例如密教修法中之“印可灌顶”、“印可加行”等即是。所谓印..

印尼佛教

佛教在印尼,为古老之宗教,亦为新兴之宗教。西元五世纪初,爪哇岛上已有少数佛教徒,法显访问该岛时(414),见婆罗门教盛行,而佛教则尚在肇始之阶段。其后二十余年,有比丘求罗弗文(梵Gunav..

印正

(1617~1694)清代临济宗僧。四川岳池人,俗姓姜。讳道正。号莲月。尝以刀自断发,初听闻楞严、唯识等讲说,后有志于禅,遂上万峰,参访破山海明、象崖性珽。后宴坐于夜郎山怀白堂六年。顺治十..

印母

即密教用来作为一切印契基础之基本印。有十二合掌、六种拳两种。合掌,表示未开敷之莲花;拳,表示月轮。又以合掌为印母之印契,一般多系就众生边与本有门而明其义;而以拳为印母之印契,则多就..

印光

(一)佛陀之心印所发之光明。大日经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七上):“心莲花眼遇菩提印光。” (二)(1862~1940)我国当代净土宗高僧,莲宗第十三祖。陕西郃阳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

印佛作法

印佛,即以香、土砂、木材等做成佛形而以香薰之。印佛作法,则指以土砂、木材等画或雕成佛像约九公分左右,燃香薰之,藉此以灭罪,或施此尊佛像之功德予众生。其作法次第为:先行三礼,诵如来咒..

印刷术

兴于我国,原系因应佛教徒之需要,而发达于文化圈。由印刷遗物而推论,最古或为隋代所刻,然年代不详。日本方面,于神护景云四年(770)所刻成之百万塔陀罗尼,为日本最早之印刷品。我国方面,..

印咒

又作印明、印言、契明。乃印相与陀罗尼之并称。即手结诸佛菩萨之印契,口诵真言陀罗尼。印,乃诸尊之身密;咒,则系陀罗尼之异名,为诸尊之语密,二者具有密切之关系。修行者若结诵印咒,则可得..

印宗

(627~713)唐代僧。吴郡(江苏吴县)人。唐咸亨元年(670)抵京师,敕居大敬爱寺,恳辞不受,往蕲春参谒弘忍大师。后于广州法性寺宣讲涅槃经,遇六祖慧能大师,始悟玄理,而以慧能为传法师。..

印定

指印可决定。即师家洞观学人心地,加以证明认可其悟境圆熟之义。 p2209

印法灌顶

又作秘印灌顶、手印灌顶、离作业灌顶。乃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所说三种灌顶之一。指未办备支具作业,仅以少量供物供养三宝,而由阿阇黎授与弟子传法印真言之灌顶。印,指传法灌顶之印;法,指..

印信

(一)在禅林中,指师家授法于弟子之信物。 (二)乃密教于阿阇黎付嘱弟子时之法门授受印可书。印,印可之意;信,符契之意。广义言之,印信乃指阿阇黎付嘱之法具;而一般则指记载所授法之印明(印..

印前恢廓

印,指印字、印刷;印前,超越语言文字所能表诠之境界;恢廓,广大貌。即本来之自性。从容录第四十四则(大四八·二五五下):“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难谩具眼);印前恢廓兮,元无鸟篆虫..

印度古文明

指印度西北境印度河流域,盛于西元前三千年顷,前后约五百年间之文明。由莫汗佐达罗(Mohenjo-daro)与哈拉巴(Harappa,现属巴基斯坦)两废墟之研究,可知其为铜器时代之文明。莫汗佐达罗含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