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随观色乃至识皆空无我

【等随观色乃至识皆空无我】 p1122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等随观即彼皆空?答:即依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诸法、由远离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如依远离性,说彼为空;依..

遍处

【遍处】 p1122瑜伽十二卷七页云:复次由诸遍处、于胜解事,生遍胜解;故名遍处。言无二者,谓诸贤圣、无我我所、二差别故。言无量者,遍一切故。何故遍处、唯就色触二处建立?由此二种、共自他..

遍知因

【遍知因】 p1123瑜伽七十七卷十页云:言遍知因者:当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谓诸念住、或正断等。

遍知事

【遍知事】 p1123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遍知事者:当知即是一切所知。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如是一切。

遍计所执

【遍计所执】 p1123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花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

遍行真如

【遍行真如】 p1124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柔软想

【柔软想】 p0888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柔软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柔软胜解。或如绵囊,或如毛毳,或如熟练。此柔软想、长养摄受前轻举想。于摄受时,令轻举想、增长广大。..

待众缘

【待众缘】 p0888 此种子六义之一。成唯识论二卷十四页云: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自然因,不待众缘,恒顿生果。或遮余部缘恒非无。显所待缘,非恒有性..

能引支

【能引支】 p0891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二解 杂..

能永断

【能永断】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能永断者:谓能修习烦恼对治。

能护根门

【能护根门】 p0894 集异门论二卷九页云:能护根门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诸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由眼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即于是处,能护眼根。由住能护,不起世贪爱;恶不善..

能生作意正起

【能生作意正起】 p0895 瑜伽三卷五页云:云何能生作意正起?由四因故。一、由欲力,二、由念力,三、由境界力,四、由数习力。云何由欲力?谓若于是处、心有爱着;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云何由念..

能善巧熏修心者得二胜利

【能善巧熏修心者得二胜利】 p0898 瑜伽五十一卷十四页云:复次若能善巧熏修心者;得二胜利。一、于果时触证安乐,二、于因时自在而转。..

修根三种

【修根三种】 p0902 瑜伽九十二卷六页云:此中修根、复有三种。一、世间修,二、有学修,三、无学修。若思择力为所依止,虽取可爱不可爱境、不如理相;而不发起烦恼诸缠。设令暂起;寻复除遣。..

修瑜伽因缘

【修瑜伽因缘】 p0902 瑜伽二十卷六页云:又此三支、当知即是修瑜伽因缘。何以故?由依此次第、此因、此缘,修习瑜伽、方得圆满。谓依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成熟故。..

修道所断法

【修道所断法】 p0903 瑜伽六十六卷十八页云:云何修道所断法?谓一切善有漏法、一切无覆无记法;除先所说诸染污法,余染污法。是名修道所断法。..

修定为尽诸漏

【修定为尽诸漏】 p0903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修定为尽诸漏?谓阿罗汉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

修行差别有五种

【修行差别有五种】 p0904 集论七卷九页云:云何修行差别?略有五种。一、胜解行菩萨,二、增上意乐行菩萨,三、有相行菩萨,四、无相行菩萨,五、无功用行菩萨,补特伽罗差别故。..

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

【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 p0907 瑜伽二十七卷五页云: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何等为二?一、太缓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缓方便故,生起懈怠;或为惛沉睡眠、缠扰其心,或令其心、于外散乱。由..

除色想

【除色想】 p0910 大毗婆沙论四卷五页云:问:有多处说除色想言,谓此处说:入无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广说。大种蕴说:云何除色想?谓有苾刍、起如是胜解,乃至广说。波罗衍拿,亦作是说:诸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