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道

【第二天道】 p0966此即第二静虑也。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十七页云:复次寻伺灭、内等净、心一趣、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寻伺灭者:问:得第二静虑时,总灭初静虑一切..

第四天道

【第四天道】 p0967此即第四静虑也。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二页云:复次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第四静虑具足住、是名第四天道。断乐者:问:得第四静虑时,总离第三静虑诸有漏..

第二静虑四支

【第二静虑四支】 p0967瑜伽十一卷八页云:第二静虑、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内等净、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

第三静虑定建立

【第三静虑定建立】 p0969显扬二巻六页云:又如经说:由离喜故,住舍念正知,及乐身正受;圣者宣说,成就舍念乐住,第三静虑具足住。离喜者:谓或缘离第二静虑欲增上教法,或缘彼教授,为境界已..

第二静虑所治有五种

【第二静虑所治有五种】 p0970瑜伽六十三卷四页云:云何第二静虑所治、亦有五种?一、初静虑贪,二、寻伺,三、苦,四、掉,五、定下劣性。..

舍无量

【舍无量】 p0972显扬四巻二页云:四、舍无量。谓舍心俱,乃至广说。舍心俱者:欲令不染阿世耶心相应故。无怨者:即彼对治令染贪瞋故。无憎者:即彼对治障碍除染贪瞋故。无损害者:即彼对治颠倒..

舍近事男律仪

【舍近事男律仪】 p0976瑜伽五十三卷十二页云:若近事男律仪、当知由起不同分心故;善根断故;弃舍众同分故;受已还舍。若正法隐没时,如苾刍律仪道理,当知近事男律仪亦尔。..

贪着利养恭敬戒

【贪着利养恭敬戒】 p0979瑜伽四十一卷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欲乐,发..

众生意乐意趣

【众生意乐意趣】 p0981雑集论十二卷十四页云:众生意乐意趣者:谓于一善根,或时称赞。为令欢喜,勇猛修故。或时毁呰。为遮得少善,生喜足故。为贪行者,称赞佛土富乐庄严。为慢行者,称赞诸佛..

欲轭离系

【欲轭离系】 p0986集异门论八卷四页云:云何于欲轭离系?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多闻圣弟子、于欲集没味患出离,能如实知。彼于欲集没味患出离如实知故;于诸欲中所有欲贪欲欲欲亲欲爱欲乐..

欲界无学

【欲界无学】 p0986显扬三卷十五页云:欲界无学、谓生欲界阿罗汉果。

欲界诸行有三种密苦

【欲界诸行有三种密苦】 p0990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三页云:复次于欲界中诸行流转初中后位,当知略有三种密苦。一者、生时为其胎藏所覆障故;有覆障苦。二者、生已,处婴稚位,多疾病苦。三者、衰耄..

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p0990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懒惰懈怠而不请..

得常委

【得常委】 p0994瑜伽十八卷十一页云:若未离欲一切身分勤精进者、名得常委。

眼根

【眼根】 p0997集论一卷三页云:何等眼根?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淸净色。二解 五蕴论一页云: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淸净色。三解 广五蕴论一页云:云何眼根?谓以色为境,净色为性。谓于眼中一..

眼识界

【眼识界】 p0998法蕴足论九卷十七页云:云何眼识界?谓眼色为缘所生眼识。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色,诸了别、异了别、各别了别色;是名眼识界。余五三界、随其所应,广说亦尔。二解..

眼识所依

【眼识所依】 p0999瑜伽一卷五页云: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眼识界等相

【眼识界等相】 p0999集论一卷二页云:眼识界何相?谓依眼缘色,似色了别,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识界相。如眼识界相,耳鼻舌身意识界相、亦尔。..

净所行真实

【净所行真实】 p1003辩中边论中卷五页云:净所行真实、亦略有二种。一、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二、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云何此二依彼根本真实而立?颂曰:净所行有二。依一圆成实。论曰:烦恼所..

净不净依止住食

【净不净依止住食】 p1003世亲释十卷一页云: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触等三食、令色无色缠有情净不净依止而得住故。由此依止,已离下地诸烦恼故;说名为净。未离上地诸烦恼故;说名不净。是故名..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