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给

禅林用语。给与、支给、供给之义。“打”字,为动词,语意与打坐、打斋等之“打”字相同。禅门中,供给大众粥饭等,均称打给。禅苑清规卷四库头(卍续一一一·四四八上):“如遇打给,即时应副..

打饭

禅林用语。“打”字,为动词,含有成办、调做之意。打饭即做饭之意。禅林象器笺饮啖门:“鹤林玉露云:‘陆象山家人,计口打饭。’”或谓打饭一词,含有吃饭之意。 p1933 ..

打闻集

全一卷。残本。为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之佛教故事集。由山口光圆发现于滋贺县之古刹。昭和二年(1927),古典保存会复制照相版刊行。该集在封页内有目录,自“达磨和尚事”以下共举出二十七则故事,..

打敷

指桌布,乃覆盖于佛前之桌上者。又称打布、内布、桌围、卓布。其起源不详,或由装饰佛座或庄严佛之通路之宝衣变化而来;一说系由悬缯变化而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载,过去世时,普光如来前往..

打静

(一)佛教举行法事前,维那打椎,使僧众安静,故称打静。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大四○·四一四上):“打椎止为白告静众,不同钟磬打为事用也。”或谓“静”字系指所击打之物,即指砧;概谓..

打斋饭

僧侣或道人游方时沿门乞食,称为打斋饭。宋代之时已有此语,如夷坚志之阿徐入冥条:“将打回斋饭归家,所以受罪未脱。”或讹为打盏饭,以其每至人家仅取饭一盏之故。又时下之风习,于寺院举办法..

旦望

阴历每月初一日称为旦或朔,十五日称为望。又作朔望。禅林有“旦望上堂”之制,上堂,上法堂说法;即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行祝圣上堂。[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住持日用条] p1934 ..

旦过僧

禅林用语。指夕来投宿一夜,翌晨即离去之僧。行脚僧夕来寺院挂单,仅宿一夜,旦朝即离去,取其夕来宿、过旦去之意,故称旦过。此等行脚僧宿泊止住之寮舍,称为旦过寮。又志愿挂搭丛林之僧,于正..

本二

梵语pūrva-dvitīya。音译作褒罗那地耶。又作故二。指比丘在家时之妻。本,即故旧之义;相对于出家时,而称在家为本。二,为配偶之义。本二,即旧时之配偶。五分律卷一(大二二·三中):“我..

本三昧耶印

即莲华合掌,为密教行法最初所作之印。结印之样式为竖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此印系表示清净行者身、口、意三业,故又称净三业印。据秘藏记私钞卷六载,此印原为我等处于胎内时所结之印,为理智..

本山

(一)又作本寺、本刹。其义有二:(一)指本来所住之山寺。(二)犹言当山、当寺,即此寺之意。 (二)日本佛教用语。又称为本寺、祖山。为对于各宗派根本道场之称。本山,即根本山寺之意,意谓一宗传..

本才

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福州(福建)长溪人,俗姓姚。号佛心,世称佛心本才。生卒年不详。受具足戒后,游历诸方,先后参谒大中寺海印隆、东林常总、死心悟新、灵源惟清等诸师,并嗣灵源惟清之法。..

本不生际

谓不生不灭之本际,即指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九下):“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大日经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一下):“不生际是万法..

本化

即久远实成“本佛”之教化。相对于此,伽耶始成“迹佛”之教化,则称为迹化。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载,有菩萨乞求担受佛陀灭度后之弘经任务;然释尊答云(大九·三九下):“止,善男子!不须汝..

本化四菩萨

本化,谓久远实成“本佛”之教化。本化四菩萨,指佛在久远本时所教化之四位菩萨。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载,佛入灭后,自娑婆世界下方空中踊出六万恒河沙数之菩萨,以应末法弘经之召,而以上行(..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

本未有善

为“本已有善”之对称。指末法时代之根机。佛陀在世及入灭后,正法、像法时代之根机,称为“本已有善”之机;与此相对者,末法时代之根机,称为“本未有善”之机。本已有善,系谓于过去已将成佛..

本末制度

日本佛教制度。德川(1603~1867)初期为加强全国佛教寺院与僧尼之控制,将镰仓末期仅属法系之本末关系,进而于法令上规定其隶属关系;颁布本末宪章,规定本山与所属末派寺院间严格之隶属关系,..

本生安荼论师

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派。提婆菩萨所造之外道小乘涅槃论中,将一切外道所主张之涅槃分为二十种,本生安荼论师即其中之一派。此派论师主张:宇宙之中,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土地,唯有大水存在,..

本生注

巴利名Jātakatthakathā。又作本生义释(巴 Jātakattha-vannanā)、本生释(巴 Jātaka-vannanā)。作者不详。本书以巴利语写成,内容系注释巴利文经藏中“小部”之本生经(巴Jātaka)而成..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