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然

五代南唐画僧。生卒年不详。江宁(江苏南京)人。幼剃发于本邑开元寺。南唐李后主归宋后,偕之汴京(开封),敕居开宝寺。其画笔墨秀润,意境高远,善为烟岚气象,尤擅于山水画。师学于董源,得..

巨翔

(1662~1695)清初临济宗僧。陕西陵零人,俗姓张。号天翼。幼时由父母送往灵山寺净月门下剃发,九岁即受学楞严经,十九岁访谒西山藤焕,受具足戒。二十四岁参礼芙蓉山之古梅定冽,二十七岁侍奉..

巧安止观

指巧用止观以安心。为天台宗十乘观法之一。善巧安心止观之略称。又作巧修止观、勤修止观、止观修习。谓巧用止观,以安心于法性之中。因既已发誓,故须依誓立行,然立行之先,须自止观入手。(参..

巧色摩尼

为杂色之摩尼珠(梵mani)。巧色,即杂色之意。摩尼原具普雨宝财之功能,有令世人充满希望之德;故藉此比喻佛之万德能满足法界一切众生之各种希求愿望。[大日经疏卷九] p1897 ..

巧妙智

指巧智慧,即一切智智。谓远离、永息一切戏论,则能生巧智慧。大日经义释卷十二(卍续三六·四五五上):“巧妙智者,即是一切智智之别名也。”[大日经卷五](参阅“一切智智”16) p1897 ..

巧度

即菩萨之观法。相对言之,小乘之观法,则称拙度。度,即度越生死之一切行法。 p1897

悉昙字(c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遮、者。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大一八·三三八下):“左字门,一切法离一切迁变故。”文殊问经字母品(大一四·五○九下):“称左字时..

左右街僧录司

为唐宋时代掌理僧尼名籍、僧官补任等事宜之僧职。左右街,原是唐代之职官名称。唐代时,长安有六街,分为左三街、右三街,左右街使司掌察徼巡警之责。德宗贞元年间(785~804),沿用左右街之名..

左行

(一)指书写文字自左而右,如梵文、巴利文、西藏文、罗马文、今之英、法文等之书写方式。文字之书写方式有多种,以横写而言,有自右而左者,如古代之粟特文、回纥文等;有自左而右者,如上记所说..

左间

指左侧。凡面向堂外时,己身之左边称为左间。即上间,指尊位。座位以左侧为上,乃中国古来之制。(参阅“上间”721) p1899

布毛侍者

唐代牛头宗僧。法名会通。杭州人,俗姓吴,名元卿。唐德宗时,为六宫使。元和年间(806~820)乞求为僧,遂礼鸟窠禅师而落发,居于杭州招贤寺。一日,师欲辞去,鸟窠曰(大五一·二三○中):“..

布史月

布史,梵名Pausa。又作报沙月、富沙月、宝沙月。意译为鬼宿月、仲冬月、鬼月。指印度历之第十月。此月之太阴(月亮)由圆月开始,直到逢值鬼宿之时节,则又见满月,即相当于唐历之十月十六日至..

布字品

指大日经三十一品中第十七品之名,即将迦、佉等种子布置于自己之四肢五体而成妙观。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九(卍续三七·一二○下):“布字品者,布谓安布,字即字门;谓此从迦、佉乃至暗、恶等一..

布字观

又称布字严身观。在密教观法中,以 (a,阿)字等布置于自身之心或支分(四肢五体)而观想其字义,以加持自身,此种观想之法即称为布字观。若于支分布置法身之字,则自身即为佛。五字严身、十九..

布色羯逻伐底

梵名Puskarāvatī。乃古代北印度犍驮罗国之旧都城。略称弗迦罗城。位于布路沙布逻城(现今之白夏瓦市)东北,即希腊史家所称之 Peukalaotis。西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帝东征之际,该城为一富饶..

布利迦

梵语 pūrikā 之音译。意译作饼。大日经疏卷七(大三九·六五八下):“布利迦,译云着[食*监]饼,以种种上味和合,为鉴作之。” p1901 ..

布怛那鬼

布怛那,梵名 Pūtanā。又作富多那鬼、富单那鬼、布单那鬼、布单囊鬼、补呾[木*奈]鬼、富楼多那鬼、富陀那鬼。意译为臭饿鬼、热病鬼、灾怪鬼。系饿鬼中福报最胜者,其身形极臭秽(或谓其形如鹦..

布施

梵语 dā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 daksinā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贝*亲])、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

布施四福报

据诸经要集卷十载,以布施情形之不同,所得之福报亦有四种差别,即:(一)施多得福少,谓以饮酒、歌舞等事施人,则费用极多而无福报。(二)施少得福多,谓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使其精进学道,施物..

布施偈

即心地观经所说,表示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皆为空无所得之偈。又作三轮清净偈。三轮,指能施、所施、施物;清净,谓于此三轮无念无所得。心地观经卷一(大三·二九六中):“能施、所施及施物..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