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中道

指三论玄义中所载之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成假中四种中道。(一)对偏中,对于大小学人断常之偏病而说中道,称为对偏中。(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有断常之偏病,则不成“中”;惟偏病若尽,则“中..

四种天

指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所举之世间天、生天、净天、义天。又作四天。(一)世间天,如世间之诸国王,虽居人世而享受天福,故称世间天。(二)生天,指三界诸天众生因修五戒十善等福,并习禅定而生..

四种心

诸经典对于心作各种分类,其中关于四种心,各经典中复有诸多异说,或指纥利陀心(肉团心)、缘虑心、质多心(集起心)、干栗驮心(坚实心)。或指真实心、缘虑心、积集心、积聚最胜心。或指肉团..

四种方向

密教修四种护摩法时,各有其一定之方向,息灾法为北方,增益法为东方,降伏法为南方,敬爱法为西方,故称四种方向。据护摩要集卷上(日本花藏院之书)载: (一)息灾法向北方:息灾向北系因北方..

四种方便

(一)即指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五及窥基之法华玄赞卷三所载之进趣方便、权巧方便、施为(施造)方便、集成方便。(参阅“方便”1435) (二)指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发起善根(增长)方便、大愿平..

四种世俗谛

法相宗就世俗谛分为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胜义世俗四种。又作四世俗谛。与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等四种胜义谛,合称为“四真四俗”;此系就真俗二谛各分四种,而成四..

四种四谛

(一)为天台宗智顗所创,即指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等四种四谛。其义出自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智顗安立此四种四谛以配于藏、通、别、圆四教。此四种四谛与涅槃经德王品之生..

四种布施

乃指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列举之出家菩萨所行之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者。(一)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经典,则以笔施之助成善缘。(二)墨施,谓见人书写经典,则以墨施之助成善缘。(三)经施,..

四种平等

即楞伽经卷三所说之“相”与“非相”、“因”与“果”、“我”与“无我”、“人”与“所修法”,皆各平等,无有高低、胜劣、广狭等之对立或差别,此乃大乘思想中超越有无二边,不执于相又不堕于..

四种正修行功德

又作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载,于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中,菩萨有四种如实修行之功德,即:(一)不动而至之德,谓菩萨于一佛土中,身不动摇而遍满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

四种甘露

又作四种苏陀味。即指青、黄、赤、白四种苏陀味。苏陀(梵 suta 或 sudhā),意译作甘露,天酒之意。古来有非天(阿修罗)与天争夺神酒甘露之说。法华玄赞卷六本(大三四·七六八上):“若天..

四种生死

生死,梵语sajsāra 或 jāti-marana,又译作轮回。众生于六道迷界中之轮回流转可大别为分段、变易等二种生死,以区别三界内之粗报与三界以外之殊胜微妙果报。诸论书就此二种生死又别立新说,而..

四种地

大乘菩萨之修行,从初发菩提心至佛果之间,可分成各种阶段,较常见者有十信位(十信心)、十住位(十心住)、十行位(十行心)、十回向位(十回向心)、十地位(十地心)、等觉位、妙觉位、佛果..

四种死

谓依业之不同而将人的死亡区别为四:(一)寿尽财不尽死,谓人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知营谋财物,故其寿尽时,积蓄尚多。(二)财尽寿不尽死,谓人不能经营生计,少有财物,寿虽未尽,..

四种死生

指从冥入冥、从冥入明、从明入冥、从明入明等四种由善恶业因而招感之生死果报。此说系出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九等,乃佛陀为答波斯匿王所问关于人死次受生之问题,而自善恶业因阐明..

四种自在

(一)指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得之四种无碍自在,即:(一)无分别自在,谓菩萨在第八地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二)刹土自在,又作净土..

四种色

密教修护摩法时,依所修护摩之种类不同,所用之坛、炉等各有其相应之颜色。四种色指白、黄、赤、黑四色。依息灾法时,为白色,以白色为水大之色,因水自性清净,能洗涤诸种不净,故为与息灾法相..

四种行人

指大乘菩萨修行阶段中,已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位之人。吽字义(大七七·四○六下):“金刚已还四种行人。” p1801

四种行日

指密教修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四种护摩法之行法日期。其说有二:(一)据仁王护国般若仪轨(唐代不空译)之说,修息灾法应从每月阴历一日至八日,修增益法从九日至十五日,修敬爱法从十六日至..

尼罗乌钵罗华

尼罗乌钵罗,梵语 nīlotpala,巴利语 nīla-uppala。又作泥卢钵罗花。或单称优钵罗花。意译为青莲花。系莲花之一种,花瓣青而叶狭长。据慧苑音义卷上所载,以其叶狭长,近下处稍圆,而向上渐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