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弱障有六因缘

【怯弱障有六因缘】 p0831 瑜伽三十一卷十三页云:谓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缘。一、由先业增上力故;或由疾病所扰恼故;其身羸劣。二、太过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烦恼炽盛。..

【宗】 p0832 因明入正理论云: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成立声是无常。如疏二卷一页释。..

居处所依

【居处所依】 p0832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若依园林,或诸寺院,经行处等,而得安住;应知是名居处所依。

两俱不成

【两俱不成】 p0832 因明入正理论云: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是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如疏六卷一页释。二解剎那百二十,为一怛剎那。如年等量中说。..

相称

【相称】 p0834 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相称者:如众会故,应供故,称法故,引义故,顺时故。

相近

【相近】 p0834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相近者:谓所说语,前后相续,意趣无异。是名相近。

相属

【相属】 p0834 瑜伽十三卷十九页云:相属,谓内六处,于一身中,当知展转互相系属。又若此法,能引彼法,当知此彼互相系属。又诸根境,当知能取所取互相系属。..

相比量

【相比量】 p0834 瑜伽十五卷十一页云:相比量者:谓随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或先所见,推度境界。如见幢故,比知有车;由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等,比知有..

相违有四

【相违有四】 p0837 因明入正理论云:相违有四。谓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等。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

相应善巧所得胜利

【相应善巧所得胜利】 p0839 集论三卷十页云:于相应善巧,得何胜利?能善了悟唯依止心有受想等染净诸法,相应不相应义。由此了悟,即能舍离计我能受能想能思能念染净执着。又能善巧速入无我。..

苦因缘

【苦因缘】 p0841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页云:此内身苦依,及摄受苦依,用摄受爱以为其因。由似集爱,此依生起;名苦因缘。

苦迟通

【苦迟通】 p0841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一、苦迟通。谓钝根者,未得现法乐住,为尽诸漏,若道若行。

苦忧差别

【苦忧差别】 p0843 成唯识论五卷十五页云:诸逼迫受、五识相应;恒名为苦。意识俱者;有义、唯忧。逼迫心故。诸圣教说:意地戚受,名忧根故。瑜伽论说:生地狱中诸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

苦恼不净

【苦恼不净】 p0843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苦恼不净?谓顺苦受触为缘,所生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摄;如是名为苦恼不净。

苦故无我

【苦故无我】 p0843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五因缘,若苦、即无我。一、离苦诸行,我、不可得故。二、彼苦诸行,依众缘故。三、无作用故。四、有剎那生、常随转故,五、展转相依故。..

苦迟通行

【苦迟通行】 p0845 如四种通行中说。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十九页云:云何名为苦迟通行?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由五取蕴,陵辱伤毁。彼因如是五种取蕴、逼切拘执,如厄重担;乃至命终,恒常随逐。便..

思与虑差别

【思与虑差别】 p0852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六页云:思虑何差别?答:思者业,虑者慧。是谓差别。复次思是造作相,虑是观察相。复次能分别爱非爱果,令无杂乱,是思相。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令无..

思业及思己业

【思业及思己业】 p0852 成业论十九页云:若尔;何缘经说二业,所谓思业及思己业?即前所说三种思中、初二种思、名为思业。第三一思、名思己业。无违经过。..

思食如火坑炎炭

【思食如火坑炎炭】 p085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十页云:云何苾刍应观思食,如火坑炎炭?答:如近城邑、有大火坑。无焰无烟,炎炭盈满。有不愚稚非騃智人、见已;念言:此大火坑、炎炭盈满。我..

迦摩缕波国

【迦摩缕波国】 p0855 西域记十卷六页云: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地卑湿,稼穑时播。般核娑果、那罗鸡罗果、其树虽多;弥复珍贵。河流湖陂、交带城邑。气序和畅,风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