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烦恼有三相

【诸烦恼有三相】 p1352瑜伽五十九卷一页云:问:诸烦恼有几相?答略有三相。一、自相,二、共相,三、差别相。自相者:谓贪瞋等,各各自性所摄相。共相者:谓诸烦恼,无有差别,一切皆同不寂静..

诸业唯痴为缘

【诸业唯痴为缘】 p1352瑜伽十卷七页云:问:如经中说:诸业以贪瞋痴为缘;何故此中唯说痴为缘耶?答:此中通说福非福不动业缘。贪瞋痴缘,唯生非福业故。..

诸地云何而得

【诸地云何而得】 p1354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于此诸地,云何而得?答:若诸菩萨,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又复证得清净意乐;尔时顿得一切诸地。..

诸受有八种差别

【诸受有八种差别】 p1355瑜伽八十九卷一页云:复次如是五相,安立诸受。当知复有八种差别。一、内处差别。二、外处差别。三、六识身差别。四、六触身差别。五、六受身差别。六、六想身差别。七..

诸缘起支流转道理

【诸缘起支流转道理】 p1356瑜伽五十六卷十五页云:当知此中,因、名缘起,果、名缘生。此无明随眠不断有故;彼无明缠有。此无明缠生故;彼诸行转。如是诸行种子不断故;诸行得生。诸行生故;得..

诸缘生法无实作用

【诸缘生法无实作用】 p1356瑜伽九十三卷八页云:此中善建立诸缘生法无作用故者:谓从后际苦,逆观现法前际苦集,名色缘识,识缘名色,譬如束芦,展转相依而得住立。于其中间,诸缘生法,皆非自..

诸有情类随业而行

【诸有情类随业而行】 p1359瑜伽九十二卷十八页云:复次由二因缘,后有生起。一、后有业。二、后有爱。而但说言:诸有情类,随业而行;不言随爱。何以故?略有三爱。一者、欲爱。二者、色爱。三..

诸界趣处各有几善业道

【诸界趣处各有几善业道】 p1361俱舍论十七卷七页云:善业道中,无贪等三,于三界五趣,皆通二种,谓成就现行。身语七支,无—色无—想,但容成就,必不现行。谓圣有情,生无色界,成就过未无漏..

谛语

【谛语】 p1376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谛语者:谓所说语,是实,非不实;是真,非不真;不虚妄,不变异。是名谛语。

谛实

【谛实】 p1376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谛实者:谓诸法真如。

静虑异名

【静虑异名】 p1378瑜伽十一卷九页云:复次于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

静虑律仪由二缘舍

【静虑律仪由二缘舍】 p1379俱舍论十五卷八页云:诸静虑地所系善法,由二缘舍。一、由易地。谓从下地,生上地时,或上地殁,来生下地。二、由得退。谓从已获胜定功德,还退失时。等言,为显舍众..

学业

【学业】 p1381瑜伽九卷八页云:学业者:谓若异生,若非异生,学相续中,所有善业。二解 品类足论七卷一页云:学业云何?谓学身语业,及学思。..

亲昵

【亲昵】 p1385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又现法中串所习爱,名为亲呢。

亲属寻思

【亲属寻思】 p1385瑜伽十一卷七页云:亲属寻思者:谓因亲属,或盛或衰,或离或合,发欣戚行;心生筹虑等。

办所应作由三种相

【办所应作由三种相】 p1389瑜伽九十卷十二页云:又由三相,办所应作。一、由诸根所集成故;资粮圆满。二、由习近随顺如法诸卧具故?心得安住。三、由依止亲近善士,闻他法音如理作意,众因缘故..

桥梁

【桥梁】 p1390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桥梁者:由此为依,渡恶法故。

声闻独觉成熟差别

【声闻独觉成熟差别】 p1394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五页云: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

声闻独觉有无余涅槃

【声闻独觉有无余涅槃】 p1395成唯识论十卷六页云:若声闻等,有无余依;如何有处设彼非有?有处说彼都无涅槃。岂有余依,彼亦非有。然声闻等,身智在时,有所知障,若依未尽,圆寂义隐;说无涅..

声闻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回向菩提

【声闻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回向菩提】 p1397佛地经论二卷十四页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住有余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