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赞佛

【广赞佛】 p1323瑜伽八十二卷四页云:广赞佛者:谓佛世尊无边名称。德无量故。能施光明。发智明故。能除黑闇。永灭一切无智暗故。成就明眼。具三眼故。见胜义谛。了知无等诸圣谛故。成就禁戒。..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p1325佛地经论一卷十五页云:如是净土眷属圆满。于中止住,以何任持?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谓于此中,大乘法味喜乐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义。已说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云..

趣入

【趣入】 p1326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趣入者:谓得净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离诸欲,受持学处。..

趣向事

【趣向事】 p1326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能生五趣;于诸趣中,能和合故;名趣向事。

趣向弃舍

【趣向弃舍】 p1326显扬二卷十四页云:趣向弃舍者:谓未来蕴界处,不相续故。

数甚深

【数甚深】 p1334世亲释十卷三页云:无数量一业者:显数甚深。佛虽无量;而同一业。是故甚深。

【诤】 p1340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能发起诸鬬讼等种种忿竞;说名为诤。二解 集论四卷十五页云:诤有三种。谓贪瞋痴。由依贪瞋痴故;执持刀杖,兴诸战诤,种种鬬讼。是故贪等说名为诤。..

遮罪

【遮罪】 p1341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云何遮罪?谓佛世尊,观彼行相,不如法故;或令众生重正法故;或见所作,随顺现行性罪法故;或为随顺护他心故;或见障碍善趣寿命沙门性故;而正遮止。若有现..

影覆精舍

【影覆精舍】 p1341西域记六卷五页云:伽蓝东六七十步,有一精舍,高六十余尺。中有佛像,东面而坐。如来在昔,于此与诸外道论义。次东有天祠,量等精舍。日旦流光。天祠之影,不蔽精舍。日将落..

贤善时生声闻

【贤善时生声闻】 p1341瑜伽六十七卷八页云:若有成就与末法时生诸声闻相相违,不染污法,当知是名贤善时生声闻。彼于如来初出世时,瘜肉未生时,大师现前时,或有一类,般涅槃后。如是多分身坏..

诸行出离

【诸行出离】 p1347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又复观察于诸行中,欲贪灭,欲贪断,欲贪出;是名于彼出离。又此出离,寂静无上,毕竟安隐。如是由二种相,观察如所有性所谓出离。..

诸界次第

【诸界次第】 p1348集论一卷十五页云:何故诸界,如是次第?由随世事差别转故。云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华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

无漏界中有三种乐

【无漏界中有三种乐】 p1091瑜伽五卷五页云:又说有三种乐。谓离贪离瞋离痴等欲。此三种乐、唯无漏界中可得;是故此乐、名为常乐,无漏界摄。..

无心睡眠与无心闷绝

【无心睡眠与无心闷绝】 p1093成唯识论七卷十页云: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谓有极重睡眠闷绝、令前六识皆不现行。疲极等缘所引身位、违前六识,故名极重睡眠。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彼似彼故,假..

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

【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 p1094俱舍论五卷四页云:如是二定差别相者,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离想作意为先。此灭尽定,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意为先。前无想定,在后静虑。此灭尽定,唯在有顶。..

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

【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 p1095瑜伽二十六卷六页云:云何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谓生彼已;不起加行,不作功用,不由劳倦,道现在前,而般涅槃。是名无行般涅槃补特伽罗。二解杂集论十三卷九页云:..

无明缘行与取缘有差别

【无明缘行与取缘有差别】 p1096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无明缘行?云何取缘有?答:无明缘行者,此显示业,先余生中,造作增长得;今有异熟,及已受异熟。取缘有者:此显示业,现在生..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p1096无性释一卷十一页云:无始时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即种子也。是谁因种?谓一切法。此唯杂染;非是清净。故后当言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

无取五蕴非有为非无为

【无取五蕴非有为非无为】 p1097集论二卷五页云:无取五蕴,当言有为?当言无为?彼不应言有为无为。何以故?诸业烦恼所不为故;不应言有为。随欲现前不现前故;不应言无为。如世尊说:法有二种..

无学虽退现法乐住不退解脱

【无学虽退现法乐住不退解脱】 p1099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若诸无学,虽已证得心解脱意;而或失念,行纵逸时,便有退失现法乐住。彼虽于此现法乐住,或退不退;然无堪能退失解脱。..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