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间禅

略称出世禅。三种禅(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之一。指发无漏智之禅,共有四种,即:(一)观禅,有九相、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二)练禅,有九次第定。(三)薰禅,即狮子奋迅三昧。..

出世说部

梵语lokottara-vāda。乃小乘二十部之一,属于大众部之一派。又作出世间语言部、出世部。为“说出世部”之旧译名。其宗义既违反一说部,又异于说一切有部;前者主张一切诸法皆假,后者则视诸法..

出出世一乘法

指八地以上至第十地之一乘妙法;乃称赞唯佛一乘超出二乘、三乘之出世间法而言。据华严五教章卷一之说,修行阶段之初、二、三地犹在于世间,四地以上至七地则已入于出世间法,例如二乘、三乘等均..

出出世益

指获得华严宗一乘教之法益。乃相对于三乘教之得“出世益”而称。华严五教章卷一教义摄益条下(大四五·四八○上):“或摄界外机,令得出出世益,方为究竟。”界外乃相对于三界内之凡夫世界,而..

出出世间

指超出出世间之一乘法。为八地以上之诸佛菩萨所证得者。华严五教章卷一(大四五·四七七下):“如本业经、仁王经及地论、梁摄论等,皆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间,八地已上寄..

出生

禅林僧堂中,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出“生饭”,施与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诃利帝母等罗刹鬼子母诸鬼神,称为出生。生饭,意指施与鬼神众生之饭,为“众生食”之略称,而非指未经煮熟之饭..

出佛身血

又作出佛身血罪。五逆罪之一。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俱舍论卷十八等所载,若伤害佛之身体以致出血者,则犯此罪,将堕无间地狱。如提婆达多以石投佛,伤佛足趾,以致出血,遂犯出佛身血罪。于禅..

出见

指以所修之道必得出离之妄见。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六一上):“还执出见,犹承爱种。” p1556

出身活路

禅林用语。又作出身之路、出路。出身,指出于生死之身;比喻不滞于迷悟二边,了达阔达无碍之作用。活路,指活命之路。出身活路即谓:脱离生死束缚,任运自由,乃指超脱悟道境界而不滞留之自在作..

出定

梵语vyutthāna,巴利语 vutthāna。即出起、起出、出离。为“入定”(梵samāpatti,等至)之对称。出于禅定之意。即由入定状态恢复平常状态。比丘修禅定时,必须熟达巧练入定与出定,此称为入..

出胎

即佛陀降生。为佛陀八相成道之一。指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佛陀由摩耶夫人右胁出生之相。(参阅“八相”289) p1557

出苦忌

又作卒哭忌、幽回忌。即人死后百日期满之追忌供养。人死百日,亡者家属之悲痛通常已告一段落,应可渐觉“出苦”而“卒哭”,故有此称。 p1557 ..

出要

与出离同义。要,含有愿、要道之意,故世多称“出离之要道”、“出离生死之要法”等语。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大一·八八上):“欲为秽污,上漏为患,出要(梵nissarana)为上,演布清净。”..

出家

梵语pravrajyā。音译作波吠你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为“在家”之对称。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故又称出尘。出家须剃落须发,抛弃服饰..

出家二戒

指沙弥、沙弥尼之十戒,与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以此二种戒为出家众所持者,故称出家二戒。然若谓“出家戒”,则仅指比丘、比丘尼所受之具足戒。又比丘、比丘尼受此具足戒圆满之后,称为出家具..

出家入道

谓出恩爱之家而进入菩提之道。心地观经卷四(大三·三○七上):“发菩提心,舍离父母,出家入道。”遗教经论(大二六·二八七中):“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出家入道本为..

出家功德经

全一卷。东晋时所译,然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佛陀欲令阿难度化鞞罗羡那王子出家,乃令阿难为之解说出家之功德,谓出家乃胜于布施等一切功德,诸功德中以此为最上。初时,佛闻鞞罗羡那..

出家四愿

指世尊初欲出家时所发之四种愿。即:(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普曜经卷四] p1559 ..

出家外道

指外道之中,外形同于出家人者。经典中常载有此例,如异部宗轮论载,佛陀入灭满二百年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又马鸣菩萨传述,中印度有一出家外道,世智辩聪,善通论议。法华文句记卷九上(..

出家作法

指有关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来即有关于出家受戒之规定,此类规定详载于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教皆依从此类规定。然于我国,一般出家二众不仅依四分律受二百五十戒、三百四..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